最近韩国媒体一篇题为《只有韩国人才患的疾病》的新闻成为话题。文章称,世界上存在唯独韩国人才患的疾病,而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也正式承认了该疾病。据日本媒体报道,该疾病被称作“火病”,是患者因在生活中遭遇苦恼却无处发泄愤怒而出现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头痛和胸闷气短等症状。
根据报道得知,这种病常发生于韩国五十岁左右女性身上,她们在家忌惮男性的权威,没有话语权,过度抑制自己的情绪而造成这种疾病。火病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过度抑制情绪的危害,但另一方面,也证实了韩国女性在家的无权无地位。
韩国的男尊女卑观念深重,由夫妻关系便可以看出。韩国女性出嫁后,在婆家是没有地位的,即使是有工作的女性,在家里仍要卑躬屈膝,伺候公婆和丈夫,即便现代社会发展至此,他们的思想也没有发生改变。
男女平等是一个争论很久的话题,但真正的实现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女性主义的话题也讨论很久,南开大学的邝丽芬便从生态女性主义进行研究,并将相关成果发表在了汉斯出版社《社会科学前沿》的期刊中。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汇流而成的一个新的女性主义流派。1974 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在其作品《女性主义毁灭》中首次提及“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术语,之后随着全球范围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女性参与生态问题实践与研究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逐步实现了从女性与自然的主题对应到多元化理论体系构建的成功转换。所有的理论都与其他理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脱胎于第二波女性主义的生态女性主义也不例外。生态女性主义是传统女性主义的新发展,但它不仅在理论的视野上超越了传统的女性主义,而且在自身理论价值上适应了女性主义发展的时代诉求。
自然属性是一些传统女性主义流派早就发掘出来的女性价值的一部分,但是在解放女性的道路上,女性的自然属性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以及该置于什么样的位置一直是女性主义发展中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生态女性主义借着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契机,自产生以来就批判性地、创造性地将女性与自然的主题对应起来,认为保护生态环境是女性主义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女性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是一体两面的问题。生态女性主义通过深入分析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压迫性结构,倡导差异的非等级化的关怀伦理关系,不仅为女性的解放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也为保护人类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辩护,更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建立新型的平等关系指明了新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