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基金托管牌照再纳新 中小银行展业仍需做好风险托底

托管业务正被越来越多的银行所看重。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截至3月23日,银行间基金托管总规模近26.24万亿元,不过,规模排名前十均为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区域性中小银行规模与其差距悬殊。

证监会日前核准苏州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打破了2014年之后无中资银行获取基金托管牌照的格局。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区域性中小银行要发展自身优势,提高自身人力、物力、财力,为托管业务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因银行间个体差异较大,也需根据自身情况,勿盲目参与基金托管业务的准入和市场竞争。

中资银行再获托管资格监管审批或稳步推进

据证监会官网披露的信息梳理,目前共有48家证券公司、银行和金融公司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其中银行有21家,包含渣打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和德意志银行(中国)3家外资银行。

继2014年江苏银行获批后,苏州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已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这是又一中资银行拿到托管“资格证”。

“托管人是资管行业的‘守门人’,掌握或参与各类资管业务的资金流动和证券交割,位置至关重要,因此监管层对银行资质要求极其严格。”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质意味着其自身实力受到监管和市场认可,有利于通过发展托管业务拓宽其他各类业务,壮大自身体量。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原晓惠对记者表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净利息收入承压的背景下,获得基金托管资质利于银行拓展中间收入业务、提升业务多样性。特别是在公募基金方面,银行相比于券商等金融机构,有较坚实的客户基础和渠道优势,有利于培养较强的竞争力。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中对基金托管机构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净资产不低于200亿元;风险控制指标符合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要设有专门的基金托管部门;有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等。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牌照的门槛相对较高,且目前有基金托管资格的大多为商业银行,预计未来监管资格审批仍将稳步推进,不会出现大幅放宽审查标准的现象。”原晓惠表示。

未来托管市场集中度将维持高位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截至3月23日,银行间基金托管总规模近26.24万亿元,规模排名前十均为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位居前三,期末托管的开放式及封闭式基金总资产分别为3.87万亿元、3.63万亿元和2.68万亿元。

明明预计,未来托管市场格局仍将是以国有行和股份行为代表的头部银行持续占据市场优势地位,未来市场集中度将维持高位。

记者注意到,在区域性银行方面,江苏银行托管资产规模最大为3382亿元,不过在银行总排名中仅排第14名,与头部银行差距悬殊。区域性中小银行如何“破冰”,做大托管资产规模值得关注。

明明认为,对区域性中小银行而言,仍需不断发挥自身地方性区位优势,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扩大自身业务体量,加大与公募基金等资管机构的合作力度,取得市场的不断认可,从而做大自身托管资产规模。

在原晓惠看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银行在做大托管资产规模方面需要加强相关人才引进培养,提高技术投入与应用,并结合自身经营战略适度扩大托管资产规模,切实提升相关业务的竞争力。

中小银行在面临激烈竞争时,需要开拓创新业务,但同时也需要做好风险“托底”,只有合理展业才能增强经营可持续性,筑牢金融安全底线。

“做好基金托管业务不仅需要牌照,更需要前期系统投入、技术和人才支持,而且在规模做大的基础上才能有较为可观的投资回报率。”原晓惠提示,中小银行不应盲目去参与基金托管业务的准入和市场竞争,应该在综合考量自身可投入的资源,结合自身战略发展的基础上做决策。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关键词: 基金托管 中小银行 托管业务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