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观察 >

段永平再出手!三券商资管自购!更明显抄底信号?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再度出手抄底腾讯了。

有网友表示:“腾讯又到了大道底。”

段永平于北京时间28日中午时分转发道:“腾讯低过我上次买的价钱了,那明天再买点。”随后,他更是在评论区晒出自己的下单记录,豪掷500多万美元。

大佬一掷千金,数百万个人投资者也借助ETF抄底互联网板块,仅今年以来抄底资金就超过200亿元。

段永平表示:“睡前下个单,希望明天成交。”下单记录显示,段永平设置53.5美元买入腾讯,预计成交总金额为535万美元。

这已不是段永平第一次出手抄底腾讯。去年8月,段永平曾发文表示:“今天买了点腾讯,再跌再多买些。”

今年1月15日,段永平转发自己这条帖子并评论称:“每次买腾讯都碰上腾讯回购,这是抢生意吗?!”

彼时曾有投资者感到疑惑:“大道投腾讯,我还是想不通为什么。”段永平也给出了自己买入的理由:“那是因为你可能有更好的目标?投资都是根据自己的机会成本来决定投啥的。”

段永平对互联网板块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除了抄底腾讯,他此前也曾买入拼多多。去年12月他发文称:“虽然还是看不懂拼多多商业模式,但觉得他们对农产品的支持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准备再次风投一下!”

其他不少投资者对互联网板块也保持着较高的热情,大量资金涌入相关ETF.从今年以来情况来看,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获净申购111.6亿份,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获净申购84亿份,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净申购份额同样超过60亿份。

除了在场内买入相关ETF,不少投资者也在场外申购相关基金。自去年10月开始,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联接基金即严格限制大额申购,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A类人民币份额或C类人民币份额的金额不超过500元。

近日,交银施罗德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基金也对申购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交银施罗德基金表示,因基金境外证券投资额度接近上限,为稳定基金规模,追求平稳运作,自2月28日起,对于当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金额在人民币1000元以上(不含1000元)的申购申请(含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发起的申购申请)有权拒绝。

抄底资金甚是凶猛,但多数投资者并没有赚到钱。以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为例,去年2月18日至今年2月28日,一年多的时间其二级市场价格跌幅超55%。

互联网板块的春天究竟何时来?

金鹰基金表示,预计两会后或将有更多稳增长的举措出台,针对房地产、互联网的政策举措也有望落地,这将可能缓解市场对于行业政策面的担忧,有助于市场企稳回升。

目前港股市场的估值已比较接近2018年的极端估值水平,特别是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已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整体下行空间相对有限。市场已经反映美联储加息和紧缩的悲观预期,3月中美联储首次加息靴子落地后,如果港股有短暂的回落,可能是买入港股的良好机会。

从行业层面来看,近期发改委提出“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引发市场对新一轮互联网监管政策出台的担忧;同时某互联网头部公司的财报业绩疲弱,低于市场预期,综合判断互联网行业仍处于偏左侧机会,需耐心等待基本面好转和政策落地。

格雷资产认为,短期来看,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措施还未完全落地,不过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股价暴跌之时可能就是机会来临之际,因此,后续会一直关注互联网行业的动态变化,遇到合适的机会,也会加大配置。

继公募、私募基金大举行动之后,券商资管也加入自购大军!

2月28日,华泰资管宣布运用不超过5000万元自有资金投资公司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此前,财通资管、东证资管等券商资管也开展了自购计划。据不完全统计,1月以来已经有3家券商资管出手自购。

业内人士指出,投资机构“真金白银”进行自购彰显了其对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的信心。不过,投资者要理性看待包括专业投资者在内的择时能力,不要盲目跟风“抄作业”。

券商资管出手自购

2月28日,华泰资管宣布,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将运用不超过5000万元自有资金投资本公司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华泰资管表示,目前,A股权益市场已出现底部布局结构性行情,多数行业已进入值得布局的“机会区间”;港股市场处于全球市场估值洼地,使得港股配置价值具有吸引力,看好权益市场中长期投资价值。

2月22日,财通资管公告称,公司出资5000万元自有资金申购公司旗下权益类、固收类公募基金。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对投资比例另有规定的,实际投资金额将遵照执行。

提早行动的还有东证资管,1月28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于公告日起30个交易日内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申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3年。

是不是抄底的有效信号?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月28日,今年已有33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涉及金额达11.15亿元。其中,汇添富基金自购金额最多,超过2亿元;南方基金、国泰基金、中银基金自购金额也位居行业前列。

基金和资管机构这一波“自购潮”,是不是抄底的有效信号?

参考华西证券策略团队的统计来看,公募基金自购规模放量并不等同于买入信号,但当市场下跌到一定幅度或者持续一段时间,公募基金开启自购潮,往往是市场构筑底部的信号之一。例如,2020年2至4月,公募基金大额净申购,4月A股市场回暖。

中泰资管相关人士表示,自购资金往往有锁定期,因此掏出真金白银的大规模自购之举,至少不会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是投资者仍要理性看待,分析专业投资者的精准择时能力,不要盲目“抄作业”。

对上半年权益市场不悲观

财通资管表示,2022年上半年对市场较为乐观,有望迎来扩散行情;但是,仍然需要警惕下半年联储加息对市场的影响。整体配置思路是逐渐从上游转向中下游,一是关注基建链条、房地产链和中游制造;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深化改革重点方向,主要是“专精特新”企业;三是,中长期政策明确支持的,如绿电方向。

南方基金认为,外围局势是当前市场的主要扰动因素。但参考历史经验,这些因素对市场的扰动是暂时性的,难以改变市场的中长期走势。就中国而言,国内政策环境友好,会对A股形成正面支撑,预计A股短期大概率继续呈现震荡格局,后续若海外因素平稳落地,A股有望重拾上行。

行业配置方面,市场有望围绕独立景气方向和新旧基建的稳增长方向演绎。一方面,在未来的年报和一季报业绩预告中,寻找业绩高增、高景气方向进行布局。另一方面,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预计市场将逐渐回到稳增长主线,可以逢低继续布局稳增长方向。其中,受益于稳增长和大宗价格上涨的工业金属、石油石化、水泥等可以重点考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关键词: 北京时间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