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中国村镇银行行业市场机遇深度调研分析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的建立,有效的填补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空白,增加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


(资料图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信息显示,今年6月,柳州银行收购广西融水柳银村镇银行设立5家分支机构获批;4月,富滇银行收购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设立7家分支机构获批;3月,鞍山银行收购辽宁千山金泉村镇银行设立分支机构获批。另外,1月,巴彦融兴村镇银行、延寿融兴村镇银行获批解散,业务、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由哈尔滨银行承继。

除吸收合并外,部分村镇银行被增持股份、增资扩股或直接市场化解散。例如,今年6月,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公告显示,该行计划增持浙江嵊州瑞丰村镇银行股份。瑞丰银行作为主发起行,将增持其股份至其总股本的51%以上;今年7月,重庆梁平澳新村镇银行获批解散,拟通过解散方式实现村镇银行市场化退出,并已将存贷款业务全部清零。

如果你想了解村镇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中国村镇银行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村镇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村镇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当前,中国村镇银行正迎来其最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村镇银行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共有1600多家村镇银行,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河北两地的村镇银行数量超过百家,分别为126家和110家;河南和贵州紧随其后,分别有86家和84家。

中国村镇银行的市场规模和服务能力正在迅速发展,其未来发展趋势也很明显。在政府大力支持和改革的推动下,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银保监会要求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重组

今年6月份,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稳步推进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强化风险防范化解”。

在2017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后,金融改革浪潮席卷而来,大行的系统性重要位置不断强化,地方性的不少城商行、农商行也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抱团取暖,力争做大做强。从长期来看,村镇银行逐渐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形成多个像中银富登这样的村镇银行巨头或许是解开当前尴尬局面的“钥匙”之一。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少数村镇银行逐渐劣变为高风险机构,严重影响和制约其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服务能力。银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不削弱县域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积极参与村镇银行改革重组,进一步拓展资本补充渠道。

展望未来,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依然存在广阔发展空间,这个空间紧密根植于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当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后正在经历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转变,金融业在精准脱贫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了条件最艰苦的脱贫攻坚战,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随着产业振兴、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例如有调查显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传统小农主体),都将对金融资金产生巨大需求,投资的经济效益也会明显提升。”

《通知》提出,支持主发起行向村镇银行补充资本。对于有出资意愿和处置能力的主发起行(含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属地银保监局和并表银保监局(以下分别简称为属地局和并表局)可根据风险处置的实际需要,按规定程序审慎研究确定其对村镇银行增资所需满足的监管评级、监管指标等相关条件,支持其向所发起设立的高风险村镇银行增资扩股,或在真实、洁净、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协助处置不良贷款,同时要认真评估主发起行包括出资能力、风险状况在内的综合情况,防止因处置风险而形成新的风险。

经历此后数年发展,目前村镇银行已成为机构数量最多、单体规模最小、服务客户最基层、支农支小特色最突出的“微小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共4602家。其中,开发性金融机构1家,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行6家,股份行12家,城商行128家,民营银行19家,外资行41家,农商行1595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农信社577家,村镇银行1651家等。据此计算,村镇银行数量占金融机构总数的36%左右。

村镇银行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事实上,作为我国银行体系中“年龄最小”“辈分最低”“个子最小”的村镇银行,其经营发展一直面临着诸多难题: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容易被个别大股东操纵或与主发起行发生冲突;社会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不足,导致吸储难、吸储贵;市场竞争环境不公平(例如,根据有关规定,地方国库资金不能存放村镇银行;难以进入同业拆解市场等),导致业务发展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简单复制主发行业务,业务品种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弱。

对于村镇银行来说,“借力发展”是其数字化转型的最优选择:如果选择与主发起行紧密合作“借势”发展之路,可考虑依托主发起行的科技支撑(前提是主发行的科技能力比较强),从发展线上业务(例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入手,加入微信、云闪付等主流手机支付平台,逐步推动村镇银行数字化转型。

村镇银行未来的改革发展方向,关键是要立足当地、紧扣地方特色,农业生产最讲“服水土”,农村金融也必须“服水土”。“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农业生产品种、特点、金融需求等千差万别,必须根据其特点设计相应金融产品、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面对全国近七十万个行政村,大型商业银行很难充分提供精细化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依靠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贴近广大农户。未来一是要对村镇银行异地展业等行为加强监管,二是要理顺股权结构,完善内部治理,从源头上消除隐患,三是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当地特色的金融产品,适度给予贴息等政策扶持。”

未来,中国村镇银行将继续深入改革,落实“放管服”改革,推进多元化业务拓展,深化金融科技应用,以及完善贷款业务管理等,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推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服务能力提升。另外,中国村镇银行将加强与中央银行的合作,加大金融支持贫困地区的力度,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拓宽支付结算服务等,实现村镇银行发展的全面、深入、平衡发展,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和能力,打造服务农村、服务经济和服务民生的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中国村镇银行的市场规模和服务能力。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村镇银行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