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3年第11期):需求继续回暖仍需政策支持


(资料图片)

近期水泥、玻璃价格表现相对较好,但沥青、纯碱以及螺纹钢等钢材价格走弱。

价格表现参差不齐,反映了当前需求回暖的基础并不牢固。因此,经济内生动力虽有所修复,但仍需要政策扶持经济增长才能尽快运行至合理区间。

上周生产高频数据表现参差不齐,环比增速有跌有涨。整体看,生产形势既没有继续下滑,也没有明显改善,保持平稳。同比增速则由于去年疫情逐步发酵而呈现改善势头。2 季度同比增速继续改善确定性高,关键在于反弹的高度能否暗示2 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快于1 季度。这决定了短期政策强度和市场预期收敛的方向。

近期值得关注的是水泥相关高频指标表现明显改善。3 月以来水泥熟料开工率提高了24.75 个百分点,目前已超过60%。水泥库容比已经从去年末高峰期的70%以上回归至60%附近,水泥发运率已经达到过去4 个月以来的最高点,目前达到42.81%。华东、西南和中南地区水泥价格均已突破500 元/吨,节后以来累计涨幅分别为7.6%、6.0%和9.7%。水泥熟料价格目前已达到370.48 元/吨,节后连续8 周上涨。混凝土价格也筑底回升,连续两周上涨,接近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水泥产量和工厂库存仍处于高位,其中产量同比增长24.4%,工厂库存同比增长68.1%。在此背景下,全国水泥价格节后至今持续上涨,这可能反映了投资需求的持续改善,一是“保交楼”对房地产投资的拉动,二是基建投资仍维持较快增长。

近期政策形势有所改善,降准、减税以及消费REITs 陆续出台,这映证了我们此前的观点,今年政策不会“躺平”,会根据内外形势变化相机抉择。3 月高频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在于生产改善速度在放缓,而且需求回暖的基础并不稳定。近期部分地区水泥以及玻璃价格表现较好,但上周螺纹钢价格大幅下跌,沥青、纯碱价格也连续数周回落。因此,近期政策陆续出台也就在意料之中。

风险提示:疫情形势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全球衰退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预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