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平均收益10%、人事动荡 量化私募圈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今年量化私募的风光已是人尽皆知。

然而,在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角落里,量化私募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长期业绩还能打吗?

近年量化私募大爆发背后,良好的业绩表现居功至伟。

一位百亿量化私募的内部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年量化投资比较赚钱的一个原因是,市场整体小盘成长股表现相对强势,而量化高频策略总体上是偏小票成长股为主的。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今年以来量化指增类产品相对收益优势明显,主要受益于中小盘风格下的市场结构化机会。

在不适应的市场风格里,量化短期没有体现出优势。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量化基金依赖市场的高交易量和流动性、市场极端行情下的超额回撤明显,其中2021年春节后、以及9月中旬后的风格因子反转叠加市场交易量从1.3万亿区间下行至0.95万亿区间,整体股票策略的超额收益均有回撤、部分产品的超额收益回撤超过 3%。

界面新闻根据朝阳永续的数据,以投资策略、股票多头、股票市场中性、股票多空以及是否量化为筛选条件,剔除收益率没显示的私募产品数据,以计算各个产品的简单算术平均的方式,对比了近年来量化私募产品和非量化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情况。

数据显示,从成立至今两种类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差别并不大,其中量化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26.6%,非量化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26.48%。

同时,量化私募产品的收益率波动相对比较小。在市场整体行情向好的情况下,非量化私募产品表现远好于量化私募产品,如2020年和2019年,非量化私募产品以31.08%和25.29%的平均收益率表现优于量化私募产品的21.07%和15.95%,超过近10%。

而在行情一般或者结构性分化明显的情况下,量化私募产品的表现会好于非量化私募产品,如2018年和2021年,量化私募产品平均收益分别为-4.47%和10.29%,优于非量化私募产品的-15.21%和8.84%。

图:近年来量化私募产品和非量化产品的平均收益情况

数据来源:朝阳永续

从百亿私募的收益情况来看,从成立至今,百亿规模机构的非量化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56.37%,远大于量化私募产品的39.17%。

其中,在2020年和2019年,百亿私募机构的非量化私募产品以46.50%和38.75%的平均收益率表现优于量化私募的29.86%和21.43%;而2018年和2021年,量化私募产品平均收益分别为0.04%和12.86%,优于非量化私募产品的-17.07%和4.11%。

图:百亿规模机构的量化私募产品和非量化产品的平均收益

数据来源:朝阳永续

百亿私募机构中,量化产品波动相对较小的情况同样存在,界面新闻梳理了百亿规模量化和非量化机构产品收益率的标准差的平均,从中可以看出,非量化私募机构旗下多个产品间收益的波动比较大,而量化私募机构旗下产品的波动比较小。

图:百亿量化私募和非量化私募收益标准差情况

数据来源:朝阳永续

私募人士高翔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主要是由两种产品特征决定,量化私募产品一般交易标的多,风险分散,回撤降低的同时收益也会降低。而非量化私募产品交易标的一般远低于量化产品,风险相对集中,收益率提高的同时,回撤也相对应变大。

综上可见,除了收益率波动相对较小以外,近年来量化私募产品整体收益表现实际上不及非量化私募机构。

此外,界面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量化私募人士都认为随着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张,未来量化私募的收益率将逐步回落。

聚宽投资的王恒鹏表示,明年及以后,量化逐步会进入进一步洗牌和稳定期,头部化会进一步集中,目前的众多百亿私募可能还会有人掉队,头部的收益和规模会形成一种均衡。接下来,有更多投资者会变为量化基金投资者,但同时意味着行业的平均超额将会降低到个位数,未来会越来越接近美国量化基金的情况。

如果事情的发展如王恒鹏所言,未来的量化投资还会有今天这么“香”吗?

人事动荡的隐忧

今年10月份百亿量化巨头鸣石投资,突然爆出两大核心人物的内斗大战,将量化私募们可能存在的另一个矛盾点——人事纠葛,推向了前台。

虽然鸣石投资的内斗大战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对公司的伤害已经不可避免。

在此之前,另一家量化巨头锐天投资也曾陷入人事变局中。当时,公司的两位核心人物宣布分家,出走的高亢带领着自己的阿尔法团队转身创办了衍复投资,并很快跻身百亿私募之列。锐天投资从此一蹶不振,管理规模大幅缩水。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认为,私募核心人物分家或者闹矛盾,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其中最核心因素是利益和权力分配不合理导致,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公司做大的时候,发展初期一般不会出现,因为蛋糕还不够大,产生的诱惑也不够,就算利益和权利分配不合理,差别也不会特别明显,一旦做大之后,这种差异就会被不断放大。

人事混战的另一面是,各大量化巨头纷纷开出“天价”高薪来招揽人才,甚至有量化私募对外宣称面向实习生提供不同岗位,开出年薪在50万元-200万元不等的薪酬。

王恒鹏表示,对于量化私募而言,人才的重要性大于其他一切。机器、数据等投入都是钱可以解决的,人才显然没那么容易。美国任何一个头部量化基金的投研团队,都是几百人的规模,这可以说明人才的重要性。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也表示,在大部分行业高端核心人才都非常关键,在一个行业处于比较“热”的阶段,社会资本对量化行业的投资同步持续加大,薪资水涨船高,高薪挖人就变得非常正常。量化高端人才依旧是竞争力核心,从明汯为留住解环宇而将其股权比例不断提高可见一斑。

至于如何去留住人才,多位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都一致地提到了合理的分配措施。

鸣石投资在股权大战之后,也积极推出了人力资源稳定政策。公司决定通过有条件发放特殊津贴的方式来稳定运营核心人员、防止人才流失。本次特殊津贴发放总额为1亿元,发放对象为策略组核心员工,其收取特殊津贴的条件为接受 3 年的任职锁定期。目前,公司已经与所有相关员工签署完特殊津贴合同。

与此同时,竞业限制也成为量化私募们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大“法宝”。

所谓竞业限制,指用人单位对涉及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限制条款。

但是,如何才算合理分配?有了竞业限制,量化私募就能摆脱人事变局的困扰吗?

未来在哪里?

随着量化交易的大爆,激烈的市场竞争迎面而来,国内量化私募的头部化效应也在逐步显现。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国内百亿量化私募在2020年底时仅有10家,到了今年12月下旬日已经增加至27家。与此同时,量化私募在百亿私募中的占比也由2020年底的16%,增长到了今年12月下旬的26%。

王恒鹏指出,2017年至今,量化处于成长发展期,单个因子吃天下的时间逐步过去了,尤其随着最近2年的规模快速增长到1万亿,全频段策略PK成为了必然,大量的小作坊或团队比较单薄的量化私募逐步掉队,头部化开始显现,团队作战趋势和人才争夺的激烈程度都在加剧。

王伟也表示量化私募有一定规模效应,特别是如果量化投资转成技术驱动,其投研能力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跟算力增长以及新鲜血液注入有关系的话,就容易成为强者恒强模式。

简单来讲,头部私募招人越多、机器设备越多、引入偏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越多,就越占优势。

一般而言,头部效应愈发凸显的另一面,往往是中小私募以及新进入者的处境将更加艰难。换言之,那些尚未处于头部之列的量化私募,后面的路可能会更加难走。

目前国内量化私募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国内量化投资起步远远晚于国外,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发展经验,很明显的一点是,目前国内不少头部量化私募的核心成员都有过海外量化基金的从业经历。

在王恒鹏看来,美国的量化基金处于第三阶段,国内处于第二阶段。

王伟则表示,因为量价因子没那么有效,国外的量化基金更偏重于基本面,规模也比国内大特别多,同时国内另类数据基本面信息的整个产业成熟度也差的比较远。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美国的头部量化基金基本都已经超过了百亿美元规模,其中,AQR近千亿,Two Sigma达到了600亿。

国内量化私募未来会走海外的发展路径吗?

值得注意的,国内外的量化存在着很大不同之处。

一方面体现在交易制度上,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表示,国外量化更多做的是各种模型的定价,而国内可能在交易层面的比重会比较大。

另一方面,交易者结构方面也有明显差异。王恒鹏表示,目前国内的交易者结构依然是散户占比相对较高,量化和其他机构投资占比相对较低,因此策略收益来源还有些差异。

不过,王恒鹏认为国内的投资者结构会越来越合理,投资者也会越来越理性,量化占比越来越高,A股的有效性也会越来越高。中间可能会因为各种影响因素导致一些变化或波动,但长期趋势是不变的。因为交易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国内的量化策略和行业格局可能与国外会有些差异,但应该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王伟表示,在公司内部的管理、如何清洗基本面数据等方面,国内量化私募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发展经验。

兴业证券研报中指出,借鉴国外量化技术的演进道路,我们预测未来国内量化策略将更加注重基本面的底层逻辑,并朝着多元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量化团队的风险管理工具也将不断丰富与完善。

事实上,不管怎么走,对于国内量化私募来说,挑战都将持续存在。

(文中高翔为化名)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