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可转债连日下跌 都是“高估值”惹的祸?机构资金大幅撤出 还能继续“火热”吗

持续3年多的可转债牛市,近期遇到了不小的考验。

分析人士认为,连跌行情是否触发“赎回-下跌”循环尚待观察,预期当前行情并不影响可转债市场长期向好。

2月15日,中证转债指数下跌1.52%,前一个交易日甚至跌去了3.01%。正股估值持续压缩、明星个券大跌等负面因素,使得经历市场调整的不少投资者感到灰心。

“开年以来正股市场持续调整,转债总体价格较高的背景下安全垫有限;另一方面转债市场的估值水平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走高,为近几年以来的绝对高位。在正股和转债估值双重因素下,叠加转债市场流动性相对匮乏,部分权重标的快速调整等原因导致了近期市场的大幅回调。”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高估值压制转债行情

2月15日,中证转债指数收盘跌1.52%,成交额557.25亿元,多只个券跌幅超过5%,建工转债跌近8%,众信转债跌超7%,此前已经大跌的“东财转3”则微跌0.38%。

从市场层面来看,明星个券“东财转3”的大跌或是本轮行情的下跌诱因。2月14日,“东财转3”出现大跌,截至当日收盘跌幅达到13.46%。

“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月14日收盘,‘东财转3’仍有120亿余额,是转债市场中体量位列前十大的个券,投资者的强赎势必带来极大的卖盘压力。当日的成交额数据显示,该券以39亿位居榜首,这也使得转债整体下行的动能被放大。”纯达基金可转债策略基金经理张一叶表示。

不过,市场普遍性的下跌并不是一两只债券的波动就能决定的,行情调整的背后更多是持续走高的估值。

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沪深公募转债整体的转股溢价率高达35.29%,属于历史绝对高位。

张一叶指出,股市及债市近期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社融超预期导致债市快速调整,股市本身也偏弱,风险偏好下降,“股债双杀”对于转债而言是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形。“即便经历了去年12月初以及今年1月份的下跌,转债整体估值仍然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对于下跌信号的反应将更为剧烈。”张一叶说。

2021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权益市场部分赛道大热,叠加大量“固收+”资金涌入转债市场,使得转债的估值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2月14日,转股溢价率为39.61%,位于2018年以来91.16%的分位值水平。高估值使得转债对于权益资产而言性价比降低,同时波动增大,权益市场和纯债市场的边际变化都会较大程度上影响着高估值个券。

光大证券张旭团队在点评近期市场行情时就指出,高估值以及对强赎的不确定性使得转债市场脆弱性增强。张旭认为,高价高估值转债数量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上市公司在触发了强赎条件以后不会立马公告强赎,但如果公司后续发出赎回公告,可能引发转债价格从高位大幅下跌。同时,转债强赎还会引发正股下跌,从而又带动转债下跌,负反馈使得转债在公告强赎后价格大幅下行。

另外,还有很多高价转债已经触发了强赎条件,并已经超过了不强赎的“保护期”,在市场偏弱的情况下,投资者不愿意承担不确定性,因此也会选择获利了结,卖出转债。

机构资金大幅撤出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回调中,市场流动性紧张一直被分析人士频频提及,背后可能是资金在撤出此前获利颇丰的“固收+”等产品。

张旭指出,从A股市场与转债市场的跌幅对比中可知,本次转债市场调整幅度超过A股市场。因此,本次调整的原因并非权益市场下行引发,而是转债市场投资者大量卖出所导致。

国泰君安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固收+”基金规模净增加347.55亿元,较2021年12月的净增加规模2207.21亿元大幅下降。2021年1月,这一数字为748.89亿元,“固收+”基金规模增速放缓显示投资者信心不足。

事实上,近两年转债行情的持续走高,离不开大量“固收+”等产品的发行。上证债券信息网披露的沪市主要券种投资者持有结构显示,2022年1月,基金持有沪市可转债的规模约为1274.53亿元,环比去年12月的1093.42亿元增长了16.56%,同比增幅更是高达81.72%。

“尽管中证转债指数在2月14日之前仍然表现很好,但正股弱、转债强的局面能否持续存疑,赎回‘固收+’产品锁定收益合情合理。”开源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陈曦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以来,转债市场表现非常亮眼,受益于‘固收+’产品的大量发行,一些资管产品无法直接投资股票,只好将转债作为替代股票的工具,导致转债市场溢价率持续上行。”

当下的赎回可能对市场带来更多的冲击。陈曦坦言,在股市平稳、“固收+”扩容的时期,转债的高溢价率并不是问题,一旦股市持续走弱、流向“固收+”的资金减少,转债的高溢价率如何消化就成为难题,转债抱团将面临挑战。

陈曦还表示,对于“固收+”应当理性看待,不能将其视为无风险、高收益的资产,而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目前大部分“固收+”的增厚收益来源于股票、转债。“固收+”火爆有其合理性,但无视估值盲目投资“固收+”则忽视了风险。

“市场短期申赎数据并没有公开可寻的渠道,考虑到转债市场相对匮乏的流动性,资金进出的确会对转债市场产生影响。”明明表示,当前转债市场波动加大也和正股市场类同,估值水平中枢也相对过去更高,投资者需要对高波动做好心里准备,在参与前对转债市场特性做充分了解尤为重要。

对于后市,陈曦认为,经过2月14日、2月15日的下跌,转债是否触发“赎回-下跌”循环有待观察。估值上,仍有不少的下跌修复空间,因此正股仍然优于转债。

“目前转债市场的波动,更多是技术层面的调整。在高估值、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外部流动性收缩等内外部因素叠加下,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是正常现象,并不影响转债市场长期向好的局面。但是也需要注意,2022年结构性行情或将是大概率事件。”张一叶表示,预期转债将于一季度逐步触底,政策消化后将跟随市场节奏缓慢上行;同时,受整个市场供需关系影响,转债市场继续火热的趋势仍在。

相关报道

基民苦 杀完股基杀债基 可转债基金集体暴跌!“良心”基金经理半年前预警:不要买了!

啥情况!“杀跌”也轮动?可转债市场接连大跌 机构:高溢价债券仍需注意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关键词: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