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观察 >

聚焦IPO | 研发投入不足、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突击入股”等问题或为华宝新能IPO平添障碍

华宝新能在IPO前夕被“突击入股”的情况,有利益输送的嫌疑。此外,依赖境外销售、研发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了华宝新能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日,作为主营便携储能产品的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宝新能”)更新招股书,闯关创业板。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华宝新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5亿元、3.19亿元、10.70亿元和9.68亿元,前三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62%、55.23%和235.44%,表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红周刊》发现,在其收入快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否则这些问题很有可能会成为华宝新能冲击A股道路上的绊脚石。

收入依赖境外存隐患

海外诉讼悬而未决

华宝新能成立于2011年,起初以充电宝的ODM业务为主,之后开始布局便携储能产品,并创建“Jackery”和“电小二”两大品牌进军境内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华宝新能境外收入比例较高,报告期内境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1.53%、87.27%、90.09%和93.29%,占比在9成左右,而其境外销售的主要地区为美国和日本。

近年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间贸易摩擦不断。自2020年9月起,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板产品加征关税,以外销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华宝新能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而且,美国在国际贸易战略、进出口政策和市场开发措施等方面有向保护主义、本国优先主义方向发展的趋势,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存在进一步升级的风险,后续,若贸易摩擦在较长期内仍无法缓解,华宝新能恐怕会持续受到影响,对公司稳定持续经营将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7月30日,Generac Power System, Inc.(以下简称“Generac”)向美国特拉华州提起商标侵权诉讼,要求华宝新能及子公司Generark US停止使用或注册“GENERARK”商标,并对侵权行为进行赔偿。

2020年和2021年,Generark US 销售的“GENERARK”品牌产品的销售额分别为218.77 万元、1781.93 万元。如果华宝新能在上述诉讼中败诉,致使其无法使用“GENERARK”商标销售产品,将对华宝新能境外产品的销售及后续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据招股书介绍,华宝新能外销业务主要以美元及日元为结算币种,但公司的原材料采购主要以人民币为结算币种,再加上其收入大部分来自于美国和日本,因此,其产品毛利率受到美元和日元的汇率变化影响较大。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人民币/美元平均汇率降低了6.17%,人民币/日元平均汇率降低了6.97%,这使得其当期的毛利率从2020年的57.00%降低到了52.55%,下降了4.45个百分点。后续,若其不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恐怕会对其毛利率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经营稳定性。

表1 华宝新能内外销占比及汇率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招股书

产品质量问题频现

研发投入不足

招股书显示,华宝新能的主要产品为不同容量规格的便携储能产品及充电宝,以及可与便携储能产品配套使用的太阳能板及相关配件,产品品类不算丰富。当然,如果能专注把主营产品做到最好,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然而从以往表现来看,华宝新能的产品却屡屡出现质量问题。

2018年2月12日,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龙华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华宝新能下属子公司电小二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电小二的产品锋 6-5000移动电源经抽查不符合相应要求,据此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分局稽查科对电小二处以“没收锋6-5000移动电源产品59台,没收非法所得人民币 11540 元,罚款人民币30000元”。

此外,根据证监会对华宝新能的问询函显示,报告期内华宝新能因产品质量瑕疵相关问题的退货金额为101.40万元、191.52万元、585.43万元和454.15万元,退货金额连年走高,累计金额高达1332.5万元。

产品质量是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存在瑕疵,后续经营中很可能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公司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进而影响产品后续的销售。

产品质量问题频发,需要公司提高产品质量,如果是产品设计缺陷,则需加强研发,改进设计。与此同时,作为一家储能产品公司,想要保持公司长久稳定发展,技术更新和新产品的开发也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公司大量投入资金进行研发,不过从华宝新能的研发投入情况来看,却并不能令人满意。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华宝新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867.83万元、904.04万元、2343.34万元和2291.5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2%、2.83%、2.19%和2.37%,报告期内华宝新能的研发费用率呈现下滑趋势。

同期,华宝新能招股书披露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安克创新、派能科技和星徽股份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高达5.15%、5.49%、4.99%和5.55%,可以看出华宝新能的研发费用率是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舍不得研发投入,又如何在与同行业公司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呢?其发展前景难免令人担忧。

其研发投入不足也体现在给研发人员的薪酬上。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华宝新能的研发人员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3.18万元、15.72万元、23.86万元和22.15万元,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工资分别为18.69万元、24.54万元、29.19万元和32.27万元。相比于同行公司来说,华宝新能给研发人员的薪酬实在不算大方。

表2 华宝新能研发人员平均工资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单位:万元/人/年)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薪酬是研发人员自身价值的体现,如果在薪酬方面舍不得支出,成熟优秀的研发人员就难免被竞争公司挖走,很可能会埋下人才流失的隐患。华宝新能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如何留住研发方面的人才至关重要,然而一旦因为薪酬过低,导致其成熟的研发人员的流失,势必会削弱其研发能力,对于公司来说这也是巨大损失。

华宝新能的研发费用率不断下滑,且远低于行业公司均值,研发人员薪酬也不及同行,这表明其在产品研发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华宝新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也是令人担忧的。

存在“突击入股”

有利益输送之嫌

招股书披露,2020年10月23日,外部股东深圳市成千亿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成千亿”)增资了华宝新能,增资价格为48元/股,增资总额为3500 万元,截至目前,成千亿持有华宝新能2.04%的股份。

证监会于2021年2月5日又公布了《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以下简称《指引》),对IPO中发行人股东的股权代持、“突击入股”、穿透核查、利益输送等问题提出了更为具体和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披露要求,《指引》规定将突击入股的时点确认从IPO申报前6个月内前推至12个月内。华宝新能于2021年6月首次公开招股说明书,也就是说,从时间上来看,成千亿的增资构成了“突击入股”,更重要的是,成千亿此次“突击入股”的背后,还存在着利益输送的嫌疑。

公开资料显示,成千亿成立于2020年10月20日,也就是说,这家公司刚刚成立3天便成为华宝新能的股东,这家公司的成立似乎就为入股华宝新能而来。此外,《红周刊》注意到,成千亿的合伙人与华宝新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招股书披露,成千亿的13 名自然人合伙人中,不仅包括华宝新能的实际控制人之一温美婵,还包括了3名供应商股东,分别为郑楚锋、刘陵刚和杨权山。据悉,郑楚锋持有成千亿的 5.71%的财产份额,是深圳市嘉安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安达集团”)的董事和副总经理。华宝新能向嘉安达集团租赁了17处办公经营场所,报告期内,公司向嘉安达集团租赁办公场地及宿舍并支付物业管理费及水电费,交易金额分别为 235.34 万元、273.84 万元、387.83万元、326.78 万元。

此外,刘陵刚持有成千亿 5.71%的财产份额,并持有华宝新能电子元器件材料供应商深圳市卓锐思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锐思创”)99%的股权并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因此在成千亿入股华宝新能后,卓锐思创与华宝新能的交易构成了关联交易。

杨权山持有成千亿的 2.86%的财产份额,在华宝新能的电子元器件材料供应商深圳市伟安特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安特”)担任执行董事。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千亿入股之前,华宝新能与伟安特并未有过合作,而到了2021年上半年,华宝新能就向伟安特采购了692.66万元。突击入股后双方出现的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此,对于交易的合理性以及交易价格是否公允,还需要华宝新能的进一步解释。

事实上,郑楚锋、刘陵刚和杨权山作为华宝新能的供应商入股,华宝新能可以深度绑定上游供应商,对公经营发展具有一定益处,但这也往往会成为利益输送产生的温床。

部分企业在引入客户或供应商时,需让渡部分利益,为企业IPO进程埋下不安全的种子,若因关联交易存在特殊利益输送影响了公司独立性,则对企业上市具有重大影响,甚至会构成实质性障碍。因此,在交易所的两轮问询中,对华宝新能与成千亿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都进行了问询。

值得一提的是,成千亿本身存在着较大问题,成千亿的合伙人曾存在份额代持的情形。成千亿在成立的过程中,陈思佳作为名义合伙人,其所持财产份额系代赫连建慧、刘陵刚、王艳玲、周军、杨权山持有。虽然2021年3月24日代持已经解除,但是不排除今后存在股权纠纷的可能,可能会对华宝新能IPO产生影响。

(文章来源:红刊财经)

关键词: 突击入股 华宝新能 产品质量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