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发展前景广阔。无人机是无人化作战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未来无人作战飞机不仅会在战场上与有人战斗机并肩作战,甚至在某些条件下还可能完全替代有人战斗机,成为未来空中作战的主力装备,因此无人机未来前景广阔。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军用无人机行业深度预测及发展前景咨询报告》显示:
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不同于民用市场,军用无人机呈现内需和军贸同向合力效应,即一方面受益中国军方的大量列装需求,带来的国内军用无人机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中国军用无人机军贸出口将逐步展开。再者,军用无人机由于在飞控技术、动力传动系统等无人机核心技术上拥有更高的技术壁垒,仍然是无人机行业第一市场,前景依旧可期。
2022军用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军用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使用方便、零伤亡、使用限制少、隐蔽性好、效费比高等突出特点。这使得现代军用无人机的任务范围已由传统的空中侦察、战场观察和毁伤评估等扩大到战场抑制、对地攻击、拦截巡航导弹、空中格斗等领域,应用广泛。
军用无人机是高性能信息化武器,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在军事方面的重要体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军用无人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局部战争中,无人机的发展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置于重要的地位。世界范围内,美国与以色列的无人机发展相对领先,西欧发达国家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各自的进展。目前全球军用无人机已经有两百多种型号。军用无人机可以用来执行各种任务,如侦察、监视、攻击、拦截等。未来战争中,军用无人机的使用将会非常广泛。
航空工业作为航空装备研制生产的主力军,肩负大国央企的责任与担当,其翼龙系列无人机已在应急救援、人影天气、气象探测等多领域崭露头角,在大气象、大应急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后续,翼龙-1E将以其优异的性能,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在“十四五”关键之年,航空工业将持续聚焦主业主责,锚定国防任务需求和经济发展所需,坚持用户导向,在高端无人机市场大发展机遇下,充分发挥无人机产品优势,加大市场推广与营销力度,推进国内外市场、军民用市场相互促进与相互转换,提高国内国际军用民用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翼龙系列无人机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国内外军民用市场更大成功。
下一步,航空工业将根据国家和市场需求,聚焦关乎国计民生、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无人机的研发、制造、服务保障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能力水平,持续输出先进航空技术;继续深入贯彻“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性”发展思路,坚持守正创新、坚定勇毅前行,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而不懈奋斗。
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包括美国、以色列、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在内的32个国家研发出50多种无人机,300余种基本型号,超过50个国家装备无人机。
目前,世界无人机技术最为先进的是美国、以色列和欧洲,处于第一梯队;而中国、俄罗斯等处于第二梯队。近10年中国相继研发出各款尖端无人机,目前己拥有美国所有类型的尖端无人机,追赶势头强劲。
技术水平决定市场份额,从全球各国无人机制造商的市场份额来看,世界无人机的主要制造商集中在美国,以色列和欧洲。
第一梯队:美国、以色列、欧洲;
第二梯队:俄罗斯、中国;
第三梯队:日本等国家。
在全球市场,无人机正在从一个消费者产品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应用当中,市场规模稳步扩大。2020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225亿美元,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256亿美元。
想了解更多关于军用无人机行业专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军用无人机行业深度预测及发展前景咨询报告》。
热点报告推荐:
2022-2026年中国军工电子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