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国内9家碳交易平台共同启动“碳普惠共同机制” 我国碳排放市场格局分析

国内9家碳交易平台共同启动“碳普惠共同机制”

2022年4月22日第53个世界地球日,北京绿色交易所联合能源交易所、广州权交易中心、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共9家国家级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共同启动“碳普惠共同机制”,并发布《碳普惠共同机制宣言》。

我国碳排放市场格局分析

一个高质量的碳市场应该政策清晰稳定,法规制度健全,同时价格波动平稳,避免市场的大起大落,要尽量避免单边上涨、单边下跌以及市场在一个阶段内剧烈波动,这些都不是一个健康成熟市场的表现。同时市场的价格信号要清晰有效,能够有助于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引导资金技术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方面。

生态环境部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建立健全全国碳市场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全国碳市场各环节的监管,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逐步纳入更多高排放行业,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提升市场活跃度。

碳排放市场格局来看,我国碳排放量呈现“三分天下”格局,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区域的碳排放量占三分之一,黄河流域九省份占三分之一,其他地区占三分之一。由此可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黄河流域九省,占全国总排放量的68%,是碳减排的重点区域,未来可针对该区域的客户提供碳减排的相关业务。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未来几十年间,新增资金需求将达100万亿元至200万亿元。相关机构测算,仅“碳达峰”支持的相关行业投资规模可达100万亿元以上,若其中10%的融资需求由发债满足,绿色债券的增长空间将达10万亿元。商业银行将加快推进绿色债券业务发展,将绿色债券发行、承销、包销、投资规模等纳入重要经营性指标,有意识对绿色金融债、绿色企业债等品种进行资源倾斜。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碳排放交易行业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千瓦以上。

到2025年,公司经营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

2035年之前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想要了解更多碳排放交易行业详细分析,可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碳排放交易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关键词: 排放权交易 三分之一 生态环境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