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新仿生材料有望替代塑料 2022中国仿生塑料行业现状分析


(资料图)

塑料制品给现代生活带来便利,也造成环境污染。目前,大多数塑料来自石油产品,废弃后难以降解,造成持续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现有的生物基材料存在成本高或难制造等问题,制约了推广应用。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使用“定向变形组装”方法,研制出具有仿生结构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机械与热性能,有望成为其替代品。

仿生塑料既具有远高于工程塑料的强度,又有很强的韧性和抗裂纹扩展性能。在零下130摄氏度至零上150摄氏度范围内,其尺寸变化非常小,在室温下,它的热膨胀系数仅为普通塑料的约十分之一。

这种新材料采用仿珍珠母的结构设计,实验表明,它既具有远高于工程塑料的强度,又有很强的韧性和抗裂纹扩展性能。在零下130摄氏度至零上15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其尺寸几乎没有变化,与塑料的剧烈收缩和膨胀形成鲜明对比。在室温下,它的热膨胀系数仅为大多数塑料的约十分之一。日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仿生塑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以生物基新材料和医用新材料为重点,依托蚌埠、合肥地区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发展“四聚一素”生物基新材料,大力发展医药包装材料、骨科植入材料、医用防护材料等医用新材料,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基地。

紧跟全球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立足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国产化替代,鼓励合肥、安庆、芜湖等地加快低成本新一代碳纤维及第三代先进复合材料技术、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制备技术的突破,重点发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及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玻纤及复合材料等产品。

面向国际科技前沿,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鼓励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前沿新材料研发创新工程,支持合肥、芜湖等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区域加快前沿新材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突破,聚焦增材制造材料(3D打印)、智能仿生材料、超导材料、石墨烯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等细分领域,开展新材料前沿与交叉技术研究,通过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应用一批,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本报告将帮助仿生塑料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仿生塑料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仿生塑料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准确把握仿生塑料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仿生塑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发展趋势 裂纹扩展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