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是我国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消费量最大的主要肉类之一,猪价的低迷和猪企供应量的增大,一方面利于我国消费物价水平总体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也使得居民享受到“猪肉自由”,不需要因为猪肉价格的高企转而消费鸡肉、牛肉等替代肉类品种。
(资料图)
生猪价格是决定养殖利润的关键因素。生猪行业价格的波动与各种因素有关,包括现代生产方式的推广、政策的调整、天气因素、市场需求等。
全国猪价持续走低
生猪养殖行业正在经历史上最长亏损期,双节过后,猪价仍是旺季不旺的走势。中国养猪网显示,10月10日,生猪(外三元)均价为15.67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9元/公斤,环比下跌5.55%,同比下跌41.27%。全国猪价持续走低,为猪企四季度销售行情蒙上一层阴影。
近日,多数上市猪企披露了9月份生猪销售简报。受猪肉供给过剩影响,当月猪价震荡走低,多数上市猪企的生猪销售收入呈现不同程度下滑。
近段时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承压,从价格层面给一些猪企的经营带来一定压力。
上市猪企9月卖猪“量增价减”
根据近日一些A股上市猪企披露的数据,相关企业今年9月份生猪售价普遍出现下滑。
比如10月9日晚间,上市龙头猪企牧原股份披露的2023年9月生猪销售简报显示,2023年9月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和环比均下滑,当月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15.82元/公斤,比2023年8月的16.35元/公斤下降3.24%。2022年9月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则为23.06元/公斤。另一家龙头企业温氏股份披露的2023年9月份主产品销售情况简报显示,公司2023年9月毛猪销售均价16.22元/公斤,环比下降3.68%,同比下降32.11%。
其他上市猪企的生猪售价普遍也现下滑。大北农近日披露的生猪销售情况简报显示,2023年9月公司育肥猪销售均价为15.93元/公斤,2022年9月则为23.40元/公斤;天邦食品2023年9月商品肥猪均价为16.45元/公斤,2022年9月为23.90元/公斤。
不过,猪企生猪销量的普遍增长,很大程度抵消了猪价大幅下滑对企业收入带来的影响,在销量增长的推动下,上市猪企收入下降的幅度明显小于猪价的跌幅,部分猪企9月销售收入甚至同比出现增长,行业整体经营总体保持了稳定。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9月末,温氏股份年内已销售肉猪1832.59万头,已超2022年全年水平(1790.86万头),今年共计实现销售收入327.68亿元,亦超去年同期水平(253.59亿元)。
新希望9月销售生猪137.21万头,环比变动4.36%,同比变动17.55%;收入为23.10亿元,环比变动2.35%,同比变动-23.59%,当月销售均价为15.97元/公斤,同比下跌30.44%。公司1~9月的生猪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前11个月的水平。
小市值猪企的9月销售表现分化明显。比如,唐人神(002567.SZ)9月的生猪销量同比增长83.44%,达37.77万头,带动销售收入增长至6.53亿元,同比增速为25.3%。今年前三季度,唐人神的生猪销量实现翻番式增长。
天邦食品(002124.SZ)9月销售商品猪48.67万头,销售收入8.35亿元,商品猪销量为5月份以来单月最低。大北农(002385.SZ)、神农集团(605296.SH)等小市值猪企的9月经营状况也都“量增价减”。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生猪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生猪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的供应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国家在规模养殖、区域发展、设施用地、信贷扶持等各个方面出台诸多政策扶持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保障猪肉供应,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我国人口大国的地位和长久以来猪肉的消费习惯决定了我国猪肉消费基数巨大。我国现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消费市场,2022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达60%,市场规模巨大。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一定程度上拉动消费者对包括猪肉在内的动物蛋白需求量的增加。
生猪产业也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生猪产业链主要由五方面组成,包括饲料、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现代自动化养殖场在资本和技术上投入最大,回报期长,但单场饲养规模也最大,实行工业化、自动化、一体化的管理。随着产业发展,这一模式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生猪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生猪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行业的发展环境、市场分析、生产分析、竞争分析、产品价格分析、用户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主导驱动因素、行业渠道分析、行业赢利能力、行业成长性、行业偿债能力、行业营运能力、生猪行业重点企业分析、子行业分析、区域市场分析、行业风险分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相关的经营、投资建议等。
想要了解更多生猪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生猪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