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2022年宏观经济形势怎么走?专家这么说

2022年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巨丰金融研究院承办,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网易财经、一克纳米支持的2022宏观形势年度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在大会上表示,两年持续不断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严重冲击了各国经济,也使得世界范围内保守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当前,全球经济压力叠加了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鼓动,全球化困局不断加深。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首先要坚持做好自身的发展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次要做好对外经济工作,坚持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世界经济关系;最后做好对外沟通交流,消弭世界对中国的误解,增加世界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巨丰金控科技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联席理事长马琳表示,2021年世界经济在新冠疫情、地区冲突、大国博弈、经济曲折中又度过了艰难的一年,很多国家的经济总量比起2019年的水平不升反降。全球宏观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各方凝聚智慧,拿出专业的分析与解决方案。宏观形势与政策研究要将解决世界发展问题、实现人类社会进步作为根本目的。希望相关企业、高校、机构、智库的研究人员能够不忘初心,牢牢把握住宏观研究的初心,拿出有真实数据、有思想逻辑、有对策建议的深度报告,真正成为社会发展中需要的重要一环。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吴晓求在会上表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预期转弱,也就是信心转弱的压力。近一段时间以来,外部环境愈发复杂,国内经济转型压力较大,的确给大家的信心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还需要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制度完善、制度改革比政策调整更重要,信心来自于制度的稳健,来自于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不断的完善,来自于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完善,这是人们信心的根源。对于另外两重经济压力,利用好外循环能够改善供给冲击,提高居民收入有助于解决需求收缩。”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经济学家邱晓华表示,中国至少应当保持5%以上的经济增速,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保障。中国经济换挡降速,既有客观条件因素,主要体现在增效提质带来的影响、外部环境全球化逆流带来的阻碍以及突发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也有前期一些政策上的影响因素。“根据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当前政策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经济稳中有进是十分有必要的。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发展依旧动力十足,这来自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是微观主体层面的。这些持久潜力会在政策环境的优化、改革开放的深化中逐步得以释放。”

建设银行原副行长黄毅表示,中国经济2021年取得巨大成就,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1%,远超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人均GDP达到12551美元,初步迈入高收入国家门槛。2021年中,中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145万人,并通过近些年的努力,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实现经济更高水平的均衡迈下坚实一步。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面对四大问题,第一是国内经济正面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三重压力;第二是各部门债务水平高涨,宏观税率水平下降的压力;第三是低碳转型的压力;第四贫富差距扩大的压力。中国已经拿出了应对问题的方法,提出了2022年稳字当头的经济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下“先手棋”,中国有条件也有能力完成经济转型,促进市场活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大银行原副行长武健认为,建立产业、科技、金融之间高水平的三元循环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这其中,产业是基础和源动力,科技是关键,金融是保障。三者在形成良性循环后能够释放巨大的经济活力,推动社会持续前进发展。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的逻辑核心要义就是变化与创新,三者在变革创新中要相互融合,相互赋能,这符合高质量发展定义性特征的要求。从金融业角度,要从补短板、挖潜力、筑平台、强监管四个方面入手,对科技与产业进行赋能,充分吸收科技、产业、变革和创新的成果,认真领会金融本身变革创新之精髓,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2022年新冠疫情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应当能够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在保证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应将疫情防控政策更专业化细致化,借鉴防疫成功地区经验全国推广;第二,应针对冬奥会疫情防控做周密准备;第三,应吸取近期防疫管控中出现的“一刀切”“简单粗暴”等困难与问题,由有关部门总结经验教训并发全国学习;第四,应总结推广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的本土经验,加强科学宣传引导,消除民众可能的过度恐惧心理;第五,应密切关注病毒最新变异情况与国外疫情发展情况,根据各地实际防疫能力及时动态调整防疫相关政策。

中国政策科学会研究员、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唐元认为,实现共同富裕应当着力构建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是将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指标纳入政绩考核内容,切实强化各级各部门推进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工作力度;二是建议对财产性收益实行累进制征税,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三是加快土地制度改革,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四是改革农村住房制度,允许农民住房自由上市流通。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

据悉,本次宏观形势年度论坛为期两天,围绕“ESG投资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发现中国价值”“2022投资策略分析”等主题进行讨论。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关键词: 形势 宏观经济 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 研究院 研究中心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