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受色彩流行趋势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 全球彩妆市场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全球彩妆市场正在健康持续发展,没有任何减速的迹象。其中积极的因素包括技术创新、较高的产品价位、抗衰老功效、时尚以及迎合色彩流行趋势等。
高端彩妆被MAC、BOBBI BROWN、资生堂、安娜苏等外资大牌牢牢抓着;大众领域又以美宝莲等外资品牌为龙头;本土品牌在销售上来说仍与外资有一定差距。目前国内彩妆业大致可以分四个梯队:以欧莱雅和宝洁为代表的外资彩妆占据第一梯队,牢牢把控市场约70%份额;由国内本土的一线品牌玛思红、卡姿兰、玛丽黛佳等组成的第二梯队,约占20%的市场份额;第三和第四梯队仅占剩余约10%的市场份额,这部分主要是OEM品牌和针对乡镇批发市场的彩妆组成,未来第三四梯队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不过,不可忽视本土品牌近年在彩妆市场的悄然崛起,玛思红、卡姿兰等品牌利用渠道优势已在化妆品专营店、三四线市场打下很好的基础,毛戈平等又在专业领域有不错的成绩,目前也有风投资金的注入。这些本土品牌肯定会对整个彩妆市场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从2014年底开始,随着市场彩妆的大热带动了包括卸妆水在内的所有彩妆相关品类,由此可见,随着消费者彩妆意识的不断加强,彩妆将会与护肤二分天下。随着泛90后的主体化,整个化妆品消费市场将会变得更加时尚化、多元化,彩妆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特别随着80、90后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商平台效益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6年彩妆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分析
从中国整个化妆品行业来看,化妆品市场一直是一个供大于求的状况,每年化妆品过剩的产能都要通过出口来消化掉,由于化妆品市场需求的相对稳定性,这种供大于求的状态也将一直保持下去,近几年我国化妆品行业产销率均在75%-85%之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有上涨的趋势。
图表:2019-2021年我国化妆品行业产销率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广东是全国化妆品产业大省,近年来,广东省化妆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具有雄厚的生产基础和多元的市场营销网络,产业聚集态势明显。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广东拥有持证生产企业2900家,占全国54%,年内新增214家,增长8.0%;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确认备案产品180.85万个,占全国62% ;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注册品种7680个,占全国总数的58%。
彩妆行业发展方向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妆品的概念不断更新,主要包括:(1)智能性化妆品;化妆品包含大量智能因子,存在活性应答反应,一旦人类的皮肤出现问题,例如:衰老、松弛、感染、辐射及缺水,便自行修复表皮细胞,增强皮肤的调节能力,有助于皮肤恢复。该概念属于化妆品的发展趋势。(2)能量性化妆品;化妆品包含能量供应系统,增强人体的表皮细胞能量,有利于皮肤吸收营养成分。(3)天然性化妆品;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发现,全球50%以上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过敏。要求生产企业,加大对于天然化妆品的研发力度。
化妆品科技主要包括纳米技术、医药学科技、生物化学科技及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等,不仅改变化妆品的功能及品质,还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产品营销添加更多噱头。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开发化妆品的有机合成技术,例如:聚合化技术、磷酸化技术、酯化技术、乙酰化技术、酰胺化技术及烷氧基化技术,创新化妆品的载体,例如:纳球、脂质体及微胶囊等,研发新型乳化剂,显著提升化妆品的品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想要了解更多彩妆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6年彩妆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供需格局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