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我们未来25-30年绕不开的话题,我们努力探寻的是可实现的高效的实现之路。
清洁能源占比提升中。IRENA(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研究显示,虽然全球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趋于平稳,但在过去十年中仍平均每年增加1%,世界需要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我们需要用更多的绿色能源来应对气候变化。我国目前发电依靠化石能源,而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每年约导致700万人过早死亡;站在全球角度,化石能源的环境约束使得全球仍有8.4亿人无法获得电力供应。在双碳预期指引下,可以预见的是:1)我国能源结构中,以化石能源为代表的一次能源占比将持续下降;2)以风力、水力、光伏、氢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占比将大幅提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时指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将是必然趋势。从需要一次能源供应总量(TPES)的角度看,全球绿电份额将约14%(2017年)上升到约65%(2050年)。若不采取能源转型行动,2050年预计新能源占比只能达到27%,可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性。从绿电的品种上看,太阳能光伏和风电为最有潜力的两大绿电品种。
风、光、水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风电将成为主要的发电来源,提供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力需求;太阳能光伏发电将紧随其后,供应总电力需求的25%,与2017年的水平相比,到205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发电结构中的份额将增加10倍以上。预计到2050年,风能(6044吉瓦)和太阳能光伏(8519吉瓦)需要更大的容量扩张。水电可以为未来的能源系统带来重要的协同效应。
能源效率是实现全球能源转型是关键解决方案。从当前的情况看,能源强度的改善已经放缓,2019年的改善估计仅为1.2%,低于过去十年平均每年1.8%。在能源转型情景假设中,能源强度的改善速度需要提高到每年3.2%,是2019年改善的近三倍,与近期历史趋势相比大约翻了一番。能源供需调配的运维灵活性(智能电网、新型储能等),是能源效率提升的关键所在。
实现双碳目标道阻且长,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效率的提升都是必经途径,也是蕴藏机会、值得我们深度发掘的领域,东海基金亦将一如既往关注碳中和领域的投资机会,东海美丽中国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正是契合“碳中和”这一理念的产品,值得各位投资人关注。共同助力“碳中和”,共建“美丽中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