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 中国植物园发展前景及及建设规划分析

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据了解,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7万余种,大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国家植物园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

此次设立的国家植物园,是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园基础上扩容增效整合而成,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

什么是国家植物园?与其他植物园相比,国家植物园有什么不同?

国家植物园是标志性国家象征,是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以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为主,兼具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和生态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场所,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植物园是国家植物战略资源储备中心,在活植物物种数量、植物标本和种质资源储备上具有较大规模;是保护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和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重要基地,代表国家迁地保护的最高水平;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传承植物园建设发展的科学内涵、园林艺术和文化底蕴。

植物园作为物种保存、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植物可持续利用的专业机构,是实施植物物种资源迁地保护最主要的基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储备生物战略资源、传播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了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1-2025年中国植物园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通过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植物园等就地和迁地保护措施,有效保护了我国的野生植物资源。植物园的区划一般可分对外开放的展览区或科普游览区和不对外开放的科研试验区两部分。进行科学普及和提供游息园地的约占总数35%。规划设计力求科学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恰当结合,体现出一定的园林特色。

中国植物园发展前景及及建设规划分析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提出,优化建设动植物园等各级各类抢救性迁地保护设施,填补重要区域和重要物种保护空缺,完善生物资源迁地保存繁育体系。

在植物园的发展过程中,其功能在不断发生变化,植物园的主要作用为:植物多样性的迁地保护。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全球120 多个国家约有 3100 多座植物园,对比日本植物园的数量及其现状规模,比较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和国土面积两个方面,中国植物园数量分别至少在1000 座和 3000 座左右,相当于每个县(市)都建有植物园。因此,我国植物园的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知,植物园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建设国家植物园是优化我国植物园建设的必然选择。国家植物园是一个国家植物资源最丰富、植物分带最清晰、立体生态系统最完整、功能区划最完备的植物园,是衡量一个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的重要指标。

当前,我国的植物园可大体分为科研机构建立的物种保存和科学研究植物园,林业与住建部门建立的植物展示和观赏园艺植物园,教育机构建立的教学植物园,以及其他专类植物园等,有待进一步系统化建设。

未来,如何进一步规范植物园的规划、建设、管理、保护与发展,如何通过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推动植物物种资源迁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是一项重要课题。

近些年,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植物回归相结合的综合保护理念,被日益重视、应用到植物的多样性保护中。由于威胁生物多样性因素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任何单一的保护方法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想了解更多关于植物园行业专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报告《2021-2025年中国植物园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热点报告推荐:

2022-2027年植物藻类提取物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发展前景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