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港股首季IPO募资额减九成 破发六成 近九成新股为内地企业

受疫情、地缘政治等影响,2022年首季,港股新股市场发行惨淡,新股数量、募资额、最大规模IPO皆大幅下滑。当中,募资额更是较去年同期大跌9成。

募资额大减九成,破发率六成

根据财联社星矿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共有16只新股登录港股市场,新股数目较去年同期大降50%。其中3只新股蔚来、华新水泥与海螺环保采用介绍上市;而招银国际发起的AQUILA ACQ-Z成为港股市场首只Spac新股。除去3只介绍上市新股,剩余13只新股当中,截至3月31日收盘,共有8只新股跌破发行价,破发率为61.5%;一只新股环龙控股平收;2只3月31日上市新股力高健康生活与瑞科生物收涨,当中力高健康生活在4月1日上市第二日,继续大涨57%,成为本季度新股黑马。

据毕马威报告,受到新冠疫情持续肆虐以及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香港市场首季仅录得募集资金138亿港元,按年下跌89.9%,跌出全球五强。

历史数据上来看,2021年首季,港交所有32只新股上市,同比减少14%;总融资金额为1328亿港元,同比大增842%,当季募资额位居全球第二,创历史新高。而2020年第一季度,37只新股在香港发行,数量与同期持平。但37只新股募资仅141亿港元,与2022年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16只新股当中,除香港本地企业德盈与潍柴集团控制的意大利游艇商法拉帝外,皆为中国内地企业。中国内地企业占比为87.5%,较去年同期的78%有所上升,而2020年首季度,这一数据为64%。

最大规模IPO募资42亿港元,较去年下跌91%

今年第一季度,港股新股仍然由工业市场、TMT(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以及医疗生物科技三大板块主导,据毕马威数据,第一季度TMT板块集资占比为25%,而去年全年为40%。

募资额最高的新股为金力永磁,作为首季度最大规模的港股IPO,集资金额为42亿港元。而去年首季最大规模新股是快手科技,募资额达483亿港元。金力永磁的募资额较快手下跌91.3%。

3月10日,蔚来集团以介绍形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及资金募集。蔚来方面解释,通过介绍上市登陆港股,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备选的交易地点,扩大投资者群体,在上市目的仍然可以达到的同时,不稀释现有股东的利益。

一般而言,介绍上市和发行新股规则相同,但前者是企业股东将本身的旧股申请挂牌买卖,不涉及融资。

毕马威研报表示,在中企赴美上市面临不确定性下,香港将继续成为回归上市的首选地,其中双重上市数量增长块,预计中概股回归、医疗保健及生物科学企业的上市项目将会是2022年余下时间的市场亮点,而随着宏观经济及环境得以改善,下半年香港上市活动将有增长势头。

中金保荐项目全港第一,中外资机构平分秋色

由于2022年港股新股数量与募资额皆大幅减少,保荐机构的参与项目也随之下降。当中,中金公司参与了16只新股当中7只的保荐工作,成为港股当季排名第一的保荐机构。

中金参与保荐的这7家新股为创新奇智、汇通达网络、乐普生物-B、金茂服务、蔚来、海螺环保与法拉帝,当中蔚来与海螺环保为介绍上市,而剩下5只新股中,截至3月31日收市,除汇通达网络外,4只均跌破发行价。

摩根士丹利参与了5只新股的保荐,仅次于中金。当中,乐普生物和蔚来,为摩根士丹利与中金共同保荐。

另外,招银国际、中信里昂、瑞士信贷、瑞银、华兴证券、汇丰的保荐项目同为2只,中外资机构平分秋色。

SPAC成港股发展新动力

年初,普华永道曾预测2022年会有10至15家SPAC公司赴港上市。但第一季度的实际申请数量已超过预期,达到普华永道预测的全年数目。截至2022年3月31日,港股已收到11家SPAC上市申请。其中,招银国际发起的AQUILA ACQ-Z已经在3月18日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港交所上市的首只SPAC。

此外,近期向港交所递交申请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还包括已故“赌王”之子何猷龙旗下黑桃资本发起的黑桃亚洲、周大福创始人郑裕彤之孙郑志刚发起的A SPAC。

毕马威称,SPAC上市机制的设立彰显了提升香港作为集资枢纽的竞争力的不懈决心。随着首家SPAC在第一季度挂牌,加上目前充裕的申请数量,第一项SPAC并购交易有望于年底前完成。SPAC制度未来可进一步为香港市场注入动力。预期将吸引更多来自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的高增长、创新和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

(文章来源:财联社)

关键词: 去年同期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