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观察 >

多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多管齐下开发各类新能源

11月2日,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继续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举行。在2日举行的“未来能源发展论坛”上,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利·惠廷厄姆,2018年埃尼先进环境解决方案奖得主李相烨,2018年埃尼前沿能源奖得主王中林,2006年美国物理学会詹姆斯·C·麦高第新材科奖得主戴宏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共同探讨新能源的可能性和未来发展。与会的全球新能源领域顶尖科学家,分享了在开发研究各类新能源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未来的可行性。

斯坦利·惠廷厄姆表示,电池的制造将消耗很多的钴、锂材料,如果不能循环利用也将造成浪费。未来锂电池可能迎来价格上升,社会各方应及早布局锂电池的循环再利用。此外,斯坦利·惠廷厄姆还表示,目前全球科技界正在讨论成本低、寿命长的“锂硫酸”,但目前仍需解决一些技术问题。目前,其带领的团队,正在将研究目标聚焦在电池成本和体积的降低上。

戴宏杰在谈到高密度能源电池的潜力时表示,一些新的化学材料,如铝、钠等可能会能够研发出新的有实用性的新能源电池。他还介绍了可充电的“钠-氯气”和“锂-氯气”电池。戴宏杰认为,具有丰富孔洞的碳纳米球中产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构成储能机制的重要部分。

王中林在论坛上介绍“摩擦纳米发电机”时表示,区别与传统开发潮汐能的方式,这项能够利用海洋能源中低频率、低振幅的慢波,进行持续性的长远开发,以实现有序高质量的能源,适应不同周期的使用需求。如果技术实现长足发展,“只要一个山东省大小的海域面积,理论上就能满足整个中国的耗电量需求。”

此外,李相烨在介绍尝试利用生物质来生成柴油时表示,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引入了系统代谢工程,将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进化工程与传统代谢工程相结合。这将提升工艺效率。在具体采用代谢分析方法来预测和设计微生物工厂方面,其在巴西和澳大利亚使用蔗糖,在美国使用玉米,在对糖的提取基础上,进行发酵工艺,从而获得可以供能的乙烷。此外,李相烨还提供了一种用微生物来生成石油的思路,用一种酶催化生成,以生成脂肪酸,并从植物和细菌中提取酶,就能够生成石油。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