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快讯 >

消费金融新局逐渐清晰 成为促进消费升级的“加速器”

消费金融行业已经到了一个新节点。

2021年2月,人民银行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明确定调,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但不依靠发展消费金融来扩大内需;要坚持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可以看到,在监管层面,相比于增长性,消费金融行业规范化、可控化成长的意义更甚。

2020年下半年,围绕行业发展,相关部门接连发布政策,从消费金融公司拓展资本补充工具,到规范互联网贷款,再到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获批成立。堵偏门、开正门的监管思路日渐明晰。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消费金融作为金融信贷领域的重要分支,已经越来越深入影响民众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也逐渐成为金融科技应用的先行军和试验田。与此同时,行业分化正在发生,行业规模向头部机构集聚现象越来越明显。

既往不恋,未来可期。消费金融新局逐渐清晰。

新消费,新金融

数据显示,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7.8%,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经济体量及服务业占比的进一步提高,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将更大程度依赖国内循环。

如今,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消费拉动内需成为核心主题,消费生态也面临转型和重塑。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认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这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宏观层面,基于新科技、新技术的“新消费”趋势正在形成,在消费主导经济的基调下,多样化的参与主体、业务模式、服务方式,将为我国消费市场带来由表及里的更新和变革。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刘瑜晓认为,在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消费将起到主拉动作用,促进消费的各种宏观政策持续出台,同时新兴消费发展和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将从消费供需两端促进消费升级。同时,经济基本面的恢复将有助于居民收入和就业的恢复,叠加民生改善和社保体系的完善等政策,将从根本上提升消费的能力和意愿。

消费的升级与扩容,亟需金融的支持。近几年,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这样一个消费市场环境的变化。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我国消费信贷总额达42.8万亿元,较十年前增幅超670%,其中短期消费贷款9.6万亿元,占比为22.43%,较2009年提升10.91%,居民在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领域的消费金融需求正不断释放。

微观层面,消费金融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体量不断扩大。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场景应用丰富,细分领域越来越多,客群范围逐渐向下沉市场覆盖已初见成效。在此背景下消金公司也正逐步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场景、技术等方面不断迭代升级,以高效的金融服务能力拉动消费增长,服务内循环。

比如,作为支持消费的重点产品,信用卡发挥了消费内需的“稳定器”功能,同时信用卡还为消费者的个性化差异精准匹配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消费场景的创新,成为促进消费升级的“加速器”。

在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陈大鹏看来,信用卡自诞生起,就为人们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从支付到小额信贷,从商超优惠、特定文化传播到信用观念教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无一不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人们只要有小额信贷需求,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信用卡。而这些刚性需求,只要回归其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就是我们走好“国内大循环”之路的充要条件,举重若轻,关乎国计民生。

在这样一个大至宏观环境变化、中至行业发展质变、小到机构战略调整的背景下,行业既有新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

新机遇,新格局

消费金融是个赚钱的生意,从不缺少参与者。

从最开始的银行信用卡业务和消费信用贷,后来发展到专业消费金融公司,再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携流量入场,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越来越多。这个行业也曾经被网贷的混乱发展重伤过。经历了淘汰与重塑,消费金融行业也正在走向一个新阶段。

一方面,从客户角度来看,市场正在从增量市场走向存量市场。

消费金融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体量不断扩大。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场景应用丰富,细分领域越来越多,客群范围逐渐向下沉市场覆盖已初见成效。

因此,消费金融行业正在逐渐进入一个新阶段,各大消费金融机构新增用户数开始放缓,存量客户服务能力竞争加剧。预计在未来3—5年中,消费金融行业增量会逐渐消失,彻底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增速出现下滑趋势。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影响,更是出现了负增长现象。经历过2015、2016年的爆发式增长,近两年,消费金融机构总资产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头部机构在市场份额、业务模式逐渐成熟稳定的情况下,下降趋势比较明显。

另一方面,从参与主体来看,持牌机构扩容,正规军主导行业发展。

自2009年银监会印发《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开放试点之后,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走过了萌芽、摸索、飞速发展的十年。

2010年初,北银、中银、锦程、捷信四家消金公司先后获批开业,标志着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正式“破冰”。随后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等参与者先后入场,截至2020年末,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已发展到28家。据不完全统计,消费金融公司整体注册资本达523.4亿元,资产规模4861.5亿元,贷款余额4686.1亿元,服务客户达1.4亿人次。

2020年,消费金融公司更是经历了一轮扩容发展。包括小米消费金融、阳光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在内的5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市场主体及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容。

值得关注的是,跟以往相比,这一批新入局者在资金实力、业务能力、存量客户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雄厚的实力。更明显的是,当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逐渐成型之后,互联网巨头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发展也逐渐走向持牌化趋势。

即便是没有直接获批成立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巨头,也在借道入场。例如,度小满2019年入股哈银消费金融,持股比例30%;玖富数科于2020年5月获批入股湖北消费金融,持股比例24.47%;等等。

当然,入局者众,但格局仍未定。

刘瑜晓认为,监管收紧下,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也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一边是诸多新政将那些风控能力弱、以高定价覆盖高风险的机构清退出去,释放出市场空间;一边是竞争加剧,促使一部分类金融机构转型为信息科技服务商,催生出银行、消金机构与这些服务商深度捆绑的合作新业态。

新政策,新环境

为了引导行业向好发展,发挥促进消费的作用,一个直观可见的趋势是,关于消费金融的监管政策密集落地,史无前例。

细分来看,这些政策既有支持政策,也有规范政策,更有加强监管政策,影响尺度不一而足。

▲来源:课题组整理制作

这一系列政策,都是在消费金融行业已发展得相对完善,但仍有很多问题待解决的背景下出台的。经过这一轮政策调整和加强监管,业内人士对行业向好发展,以及资源向头部机构集中的判断更加明确。

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高级业务总监宋建华认为,相关监管规则日渐明晰,市场化和法制化建设将构建起“两条腿走路”的格局,这给予行业更多的创新空间,机遇也渐多。

从扩大内需促消费的角度来看,政策给予的利好空间正在打开。国家旨在支持消费金融行业合理有序发展,未来政策端还将进一步强化,助力消费增长。

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来看,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在去杠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加快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的背景下,部分风险管控能力弱、以高定价覆盖高风险的小贷公司等机构将清退出场,行业集中度逐渐加强。

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来看,金融科技将全面纳入监管,行业发展进一步规范。监管对互联网平台尤其是巨头的监管政策,将陆续落地,将其全面纳入监管体系。

至此,消费金融行业相对完整的监管环境已经确立起来。马上消费金融公司董事长赵国庆认为,持牌经营将为行业打造一个更加透明、公平的赛道,有利于企业更加规范、高效、良性、高质量地服务实体经济。利好的密集释放正推进消费金融行业迈入新一轮高成长周期,也吸引众多实力机构和资本集中涌入。

告别野蛮生长,迎接规范发展,是每个消费金融机构都要直面的问题。

新格局,新调整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消费金融迅速发展这十多年,顺势而变是常态,这一次尤为明显。

第一个明显变化是,存量客户时代,精细化运营变得越来越迫切。机构不断转向存量用户服务优化,以更懂得用户的方式,提高用户营销和服务质效。

宋建华介绍了工行的经验,工行正在以开放的心态探索突破之路,让银行的一些服务走出银行圈子甚至金融圈子,嵌到旅游、读书、餐饮、健身、娱乐、养老、美妆等大量互联网平台中,让银行服务7×24小时无处不在。

以工银“e钱包”为例,通过以二类账户嵌入场景的方式,这一服务目前已实现在400多个平台开通3000多万个账户、累计实现交易300多亿元的业务规模。

“由于金融信贷是相对低频、粘性小的一种服务,通过精细化管理唤醒沉睡用户,挖掘每个用户身上的附加价值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位消费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实现差异化定价和提高风控能力。差异化定价是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定价产品的一种用户策略,尤其是针对价格敏感型的金融借贷市场,细微的定价差可能直接决定用户的去留。同时,精细化管理能够更好地感受行业变化,有助于数据模型更好地发挥作用。

“尤其是经历了上半年疫情的影响,许多客户数据突然发生大的变化,这也要求消费金融机构不仅要做到千人千面,还要做到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和场景下的个性化风控。”上述负责人提到。

第二个明显变化是,线下向线上转移加速,这增加了对技术升级的需求。疫情暴发之后,许多线下场景处于停摆状态,恢复起来相对缓慢。这使得一些曾经以线下市场为主的消费金融平台不得不向线上化转型。线上化转型的一个前提是数据技术能力过硬。

过去这些年,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四大技术在不断成熟中,逐渐被应用于消费金融行业,改变了传统消费金融看征信、看流水、看资产证明、看消费能力的做法。许多消费金融机构不断在科技研发、科技人才吸引、技术设备升级上下功夫。如今,当技术手段成为各家消费金融机构必备的基本功以后,如何利用好技术,用技术驱动业务成为这一发展阶段的关键。

以民生银行为例,仅在联合建模方面,其信用卡中心就有一支包含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模型算法研发、数据治理等方向的近80人专业团队。

为了互鉴互学,2019年民生信用卡中心与华为公司成立大数据联创实验室,2020年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成立金融科技安全联合实验室,下一步计划与科大讯飞公司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围绕数字化营销、非结构化数据挖掘等内容开展联合创新,打造行业的金融科技联创标杆。

同样,提高数据抓取能力、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加强风险防控技术,更是消费金融机构比拼竞争力的重要领域。消费金融机构逐渐提升对科技研发和应用的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头部消费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将达到营收5%-10%的比例。

以马上消费为例,这家公司创立五年已组建超过1000人的科研团队,包括风控在内的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六成以上。与此同时,公司还设立了马上科技大学,依托马上消费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实践应用,形成了七个专业学院。同时,马上科技大学先后自主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获批成立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国内知名大学联合成立大数据及风控实验室,共同研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等前沿科技。

随着监管部门对持牌金融机构的技术外包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消费金融机构自建技术研发系统成为主流。尤其是一些头部机构和后来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的参与者,更愿意在自主研发上投入更多真金白银。一方面比较有利于在技术上掌握可控性,降低外部技术风险;一方面可以适当形成可输出的技术服务能力,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