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经济 >

艺术眼中的自然和乡愁!手绘小镇“绘出”金山银山

“手绘小镇”吸引众多学子

伏牛山脉腹地美丽山村成为写生基地

“一穷二白受困苦,无中生有绘小康”,这幅挂在嵩县三合村豆腐店组的对联,生动地描述了村里近4年的变化。

嵩县三合村地处伏牛山脉腹地,山高沟深与贫困闭塞如影随形,让村民苦不堪言。但原生态的山水意境和朴实的古村落,则成为画家眼中的自然和乡愁。

思路一转天地宽,一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夫妇,从生态旅游中切出了“写生市场”这块小而美的蛋糕,在写生产业链上做文章,打造“手绘小镇”。让此前阻碍发展的绿水青山摇身变为村民眼中的“金山银山”。

大学生回乡创业看好深山写生商机

9月16日,嵩县三合村“手绘小镇”创始人冯亚珂坐上了去北京的高铁,在清华大学进行为期15天的进修。

在朋友眼中,他是那个深耕绘画培训十年的冯老师,绘画圈中小有名气的画家;在村民眼中,他则是“手绘小镇”的创始人,带领村里致富的带头人。角色的转换,让冯亚珂成为大山深处与现代都市连接的纽带,他为深处伏牛山腹地的家乡带来了致富的气息。

走在街道上,记者见到村里道路两边的房子都被统一成徽派古典风格,村口的房子就是冯亚珂的家,而村里几乎家家的门头上,都挂着餐厅或者宾馆的招牌。

崔燕燕是冯亚珂的妻子,也是手绘小镇的联合创始人。9月17日见到记者时,她又在洛阳与几家绘画培训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谈起创业的4年风雨,她感慨颇多。

冯亚珂是土生土长的三合村人,其父辈亦在这片大山深处居住多年。在冯亚珂儿时的印象中,走出大山见见外面的世界是他的梦想之一。最终,通过考学他走出大山,进入洛阳师范学院学习绘画,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彼时学习绘画的冯亚珂,也经常跟随老师到各地采风,其中山区亦是写生学生青睐的地方。面对其他写生基地的山谷河流、古宅老树,冯亚珂总会想到处于深山中的故乡,并种下了“在家乡建立写生基地”的萌芽。

“冯亚珂当过两年兵,2011年,他和朋友在郑州经营画室,因为我也是绘画专业的,所以我们也是在那时候相识相爱的。”崔燕燕笑着说。

借着画室写生采风的机会,冯亚珂走访省内外诸多写生基地,并在圈子里积累了广泛人脉。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昔日的想法——那就是把家乡的山水和古村落打造成写生基地。

2016年年初,冯亚珂毅然离开了城市,回到大山,与妻子开启了人生的另外一段旅途。

年均两万人次打卡深山小村迎致富机遇

在外打拼十余年的冯亚珂再次回到家乡,他开始重新打量这片熟悉的故土。门前的浅水河流被碎石所包围,与远处的山峦交相辉映。“春有绿叶,夏有红花,秋赏红叶,冬雪绵山”,每个场景都成为一幅浑然天成的画作。

“我们现在的房子是从山上搬迁下来后修建的,以前山上的房子都是很朴实的那种土坯房或者石头房。”冯亚珂告诉记者,但对于写生基地来说,画家们更注重原生态民居所折射的生活意境,因此这些土坯房和石头房成为画家眼中的“宝”。

拥有自然禀赋的三合村并不需要在自然条件上多做投入,但对于都市写生人群来说,山中简陋的生活条件则是制约他们前来的一大阻碍。那年,冯亚珂借遍了亲戚朋友,并说服父亲,筹措百余万元将家中老房子翻修,改造成家庭宾馆和临河餐厅。

“这些大山和老宅子城里人会稀罕?咱们还向往城里的高楼大厦呢。”崔燕燕回忆,当时不少亲朋心里并不理解,也始终没有看好。

冯亚珂的父亲冯建国笑着告诉记者:“当时儿子说能改变家乡,我也就支持他,跟着他把房子改造了,虽然心里没底,但我们家至少成为村里的标志性建筑。”

创业伊始,冯亚珂发动人脉,让首批写生团队进入三合村,画家笔下的三合村在写生界“一炮走红”。写生团队络绎不绝前来,让冯亚珂家中的宾馆一床难求。

“一个床铺50元,一个屋子平均住4人。这比种地效益高得多。”冯亚珂说,三合村在业界声名鹊起后,数十家高校、画室慕名而来,建立写生基地。

2017年初,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山上的旧居、老井、豆腐坊等也被修葺成写生景观,“手绘小镇”也为当地村民绘制了美丽的生活画卷。

崔燕燕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手绘小镇已经和80多家高校或绘画机构签约,在2018年手绘小镇突破2万人次,“预计明年,我们的手绘小镇接待人次可能突破5万人次甚至更高。”崔燕燕说。

写生大军带来写生经济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从2016年创办手绘小镇至今,无论山花烂漫还是秋高气爽,三合村都会迎来一群群“写生大军”,他们用缤纷的颜料和灵动的画笔,描绘这里的自然和乡愁。

三合村“手绘小镇”成为写生界的“网红打卡地”,给这个昔日宁静的小山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与活力。仅家庭宾馆,在半年时间内就从冯亚珂一家增至几十家,带动的还有餐饮业、特产等关联服务产业。

9月17日,平顶山学院在此写生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他与40多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此写生,已经住了两天。“我们是大学生,相对比较宽裕,我们来之前不少高中生在这里写生,备战高考,那时候才壮观。”该学生认为,在这里吃住一天才几十元,性价比确实很高。

一名洛阳本地的写生学生,其家长朱先生带着妻子与小儿子开车来这里游玩,“怕山里晚上冷,给他送两件衣服,孩子说环境不错,带着家人来玩半天”。

人气带来了财气。一名在冯亚珂超市中帮忙的亲戚告诉记者,他原来在洛阳打工,今年也准备回乡发展,“以前村里乡亲特别想逃离大山,如今在家门口可能比外面打工的工资高”。

在豆腐店组探访时,一名80余岁的老汉告诉记者,此前他是山村老师,但已经退休多年,“退休后就养点鸡,种点菜”。一些写生者则看中了老汉的朴实气质,邀请其当“农民模特”,这让他感到新奇和不可思议,“只要在村口的石头上坐半晌,至少获得50元的报酬,这在以前不敢想。”

此前放羊的“羊倌”,瞅准机会干起了烧烤生意;城里人“稀罕”山里的蜂蜜,有村民开始养蜜蜂,干起了“厂家直销”;游客也让冯亚珂家中的小超市生意火爆,此前不愿来深山送货的厂家为此绕道而来……

手绘小镇筹建艺术高中美丽经济开启致富之门

“手绘小镇”不仅让此前“脱贫无望”的村民鼓了钱包,而且让乡亲们认准了冯亚珂这个年轻人。2018年5月,在村“两委”换届中,彼时31岁的冯亚珂高票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成为村干部队伍中最年轻的面孔。

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以来,冯亚珂多次带领村民到林州、信阳、陕西袁家村等地考察,并在全村上下形成了打造“手绘小镇、田园老家”的共识。在三合村河边,村里亦打造了民宿与适合绘画写生的大平台,站在平台向对岸望去,河流、民居、山峦尽收眼中,为村里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2018年10月,河南省脱贫攻坚奖表彰中,冯亚珂荣获“奋进奖”,带动贫困户150余户脱贫致富,同时辐射带动周边5个行政村的村民就业。三合村的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6.7%下降到2017年的4.89%。而在今年7月,冯亚珂又入围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除了物质方面的富足,“写生经济”也带动了乡村文明。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在采访中,不少村民见到地上的杂物,都主动捡拾,保持整个街道的清洁;而楼房外立面稍有破损,村民都积极修葺。

“广袤的乡土,孕育了不少富裕的‘沉睡资源’,但如果转变思路,就能从独特的资源禀赋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冯亚珂向记者透露,手绘小镇目前正在积极申请筹建专业艺术高中,“也就是说,未来我们将通过手绘小镇,吸引更多的绘画人才和资源在这里聚集,让这里成为学生进修的高地。”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在绿水青山中打造‘美丽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冯亚珂的讲述中,三合村未来的美好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他表示将持续扎根农村、扎根故乡,在这片故土中绘就山村生活新气象。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