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人工地震是为了给地球做“CT” 后期我省还将进行多次人工地震

1月6日2时00分在我省南阳市新野县(疑爆)发生2.1级地震。“咱省还会发生地震?”“不知道地震对当地造成啥影响没?”……一时间网友们议论纷纷。很快,河南省地震局就对地震进行官方回应:这是一次人工地震施工作业。

什么是人工地震?为什么要开展人工地震施工?今后还会不会再次进行人工地震施工?记者带着市民提出的问题,采访了省地震局相关专家。

今后我省将进行多次人工地震施工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1月6日2时00分在我省南阳市新野县(疑爆)发生2.1级地震。河南省地震局回应称,这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为了开展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项目而进行的一次人工地震施工作业。

“人工地震”会不会造成啥影响?不少群众问道。“人工地震施工是国内外非常成熟的地下成像探测技术,对查明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研究发震构造、实现‘地壳透明’具有重要意义,不会对周边建筑物和生活设施造成影响,更不会引发天然的地震,希望施工沿线的广大人民群众给予理解和支持。”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据了解,根据计划,我省将沿濮阳—开封—许昌—南阳一线,全长共540千米,进行多次人工地震施工。为避免施工干扰,均为夜间进行。

给地球做“CT”,人工地震是有效的技术之一

“我省大部处在平原地带,感觉地震离我们很遥远,为啥还要搞人工地震呢?”不少网友留言。

“我们现在可以上天下海,但对脚下大地的认知还不够,对地壳结构了解还不够。”省地震局震防中心副主任张扬介绍称,从河南大的地质构造单元上看,省内分布着太行山前断裂带、华北断块南缘断裂带、秦岭北麓断裂带等一系列活动构造带,具有发生地震的构造背景。河南历史上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30次,6级以上地震7次,而且具有震源浅、烈度高、破坏大的特点。

“人工地震是目前探测地壳深浅部结构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张扬介绍称,人工地震的原理与医学中的CT成像类似。

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的空间和时间是有限的,留给地震灾害风险防控的时间也就十多年到二十多年,如果错过了这个宝贵的“发力期”,未来就可能面临地震灾害的“折磨期”。随着河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尽快把地下搞清楚,已成为河南发展的百年大计。

2016年8月3日,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工程成为重点项目。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