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气象台专业人士解释称:近地面气温较高,降雪落地即化,没有产生积雪
一场大雪,渐次停止了,太阳开始露头,阴云开始变稀。由于近地面气温较高,雪落下来,便成了水。预想好的雪中漫步,无奈被“泡汤”。而接下来几天,我省的气温将持续在低位徘徊,日最高气温也只在0℃上下,所以还需做好保暖。
郑州迎来今年首场暴雪同住郑州雪景不能共赏
根据河南省气象局统计,6日19时~7日5时,淮河以北大部地区普降中到大雪、部分暴雪;淮河以南出现中到大雨和雨夹雪。全省降水量最大出现在淮滨30.5毫米(雨或雨夹雪),淮河以北降雪量在3~15毫米,降雪量最大出现在鄢陵为14.7毫米。郑州地区积雪深度为1~3厘米(新郑3厘米)。
郑州市民有疑问,下了一夜雪,咋会达到暴雪的标准?根据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小雪的降雪量是0.1~0.9毫米,中雪的降雪量是1.0~2.9毫米,大雪的降雪量为3.0~5.9毫米,暴雪的降雪量是达到或超过6毫米。而从1月6日17时至7日6时,不到12小时的时间内,郑州的降雪量达到了11.2毫米,已符合暴雪标准。
就在此次下雪过程中,同样是郑州市区,不同的区域,有的地方下雪,有的地方却在下雨。原因何在?郑州市气象台相关人士解释说,这主要跟气温有关,如果是高于0℃,降水就会以雨水的形式呈现,如果是低于0℃,就会以雪花的形式呈现。而郑州市区各个地方的气温不尽相同,不排除个别区域的气温略高,这才导致了同在郑州住、不能共赏雪的现象。
近地面气温较高我省不少地区没有积雪
为啥同样一场大到暴雪,豫北的安阳、濮阳都能打雪仗、拍美景,到了郑州却满地是水?即便同在郑州,各个气象观测场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积雪较厚,有的有少量积雪,而有些只是水。原因何在?
对此,郑州市气象台相关人士解释说,从6日20时到7日上午9时,郑州市气温最高1.4℃,最低0.5℃,地温最高1.6℃,最低0℃,草温最高0.8℃,最低零下0.1℃。这直接导致大雪之下,地面没有产生积雪,降雪落地即化,即便是暴雪级别的降雪,也于事无补。
而对比郑州市气象台提供的多处观测场的监控图像,记者注意到,除了嵩山外,其它监测场的积雪都较少,但几乎没有积雪的则是郑州、新密观测场。
“气象观测场的温度和市区各地点温度不同,观测场比较开阔,地面是草地建筑少,市区受到供暖、汽车尾气等影响,导致观测场的温度会比市区人口密集区低。”上述人士说。
8日白天,全省多云转晴天。夜里到9日上午,全省大部分地区有雾。8日傍晚到夜里,全省多云转阴天,三门峡、洛阳两地区南部和南阳地区北部有小雪,信阳地区和南阳地区南部有小雨。9日,又一次雨雪过程来袭。全省阴天,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有雨夹雪或小雪。10日,全省阴天,淮河以南有小到中雨,中西部有中雪,其它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