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省共发生1.0级以上天然地震62次 其中包括9次2级地震
1月8日,记者从河南省地震局获悉,2019年全年河南地震台网共记录1.0级以上天然地震62次,比2018年多56次,其中包括9次2级地震。从地震空间活动来看,全年平顶山发生地震最多,达到11次。此外,河南地震台网还上报10次非天然地震事件,其中5次为爆破、5次为塌陷。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发生的地震中,包括2级地震9次,3级地震1次。从地震空间活动来看,我省地震发生地域并不均匀:平顶山发生1.0级以上地震最多,达到了11次;其次是南阳,达到了10次;濮阳也发生7次地震;三门峡和信阳各6次;安阳、周口、郑州分别为5次、4次和3次;许昌、新乡、驻马店各2次;洛阳、商丘、鹤壁、焦作则各发生1次。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全省最大地震为11月30日淅川3.7级地震,未收到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次生灾害及经济损失的报告。
此外,2019年,河南地震台网还上报10次非天然地震事件,其中5次为爆破、5次为塌陷。空间分布上,三门峡为5次,平顶山2次,许昌、洛阳、登封各1次。最大的为三门峡渑池县2.1级爆破和许昌襄城县2.1级爆破。
据了解,2018年,河南省地震构造探查工程项目开始组织实施,我省将通过应用人工地震探测、重磁电研究、地质钻孔探测等方法,开展对地下结构的探查,实现“地壳透明”,落实河南省40条主要断裂的位置和活动习性,对全省地震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
“把地下搞清楚了,可以为城乡规划、生命线工程选址等提供重要依据,全面提升我省防震减灾的科学能力。”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1970年以来我省平均每年发生2.0级以上地震9.2次;3级以上地震1~2次;4级地震约0.4次,“也就是说我省每两年半发生一次4级地震。2019年河南省2.0级以上地震10次,略高于1970年以来年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