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收藏印章数百方 方寸之印 重于泰山

“李松”,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吴昌硕为友李松制,后流入市场,为李巍松收入。材质:芙蓉石。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珂文图

画家李巍松,也是印章藏家,“画家应当同时是印章藏家”。跟他聊过之后你就明白,确然如此,就如同中国画“诗书画印”一体般浑然天成。

原拓印谱貌美如斯

李巍松的印章收藏多达两三百方,历年来四处搜集,“全部出自西泠印社成员之手”,花费总有数百万元。

这个规模跟品质,让他在印章藏界小有名气。西泠印社与印章的渊源,稍有点收藏知识的方家都晓得。李巍松对印的偏爱与集藏,也进入了西泠的视野,该社编辑出版原拓印谱《玺印篆刻丛谱》,收入他的收藏《敬之斋自用印存》一册,“收的是70方闲章”。

原拓印谱是一种特殊的、珍贵的出版物。其印制工艺要求高,用原印钤盖印文,并将印身制作成拓片,展示印章样式及印文,最能保留原作风貌。而以其制作难度,每页均须数道手工完成,因而印数极少。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李巍松画室见到了这本原拓印谱——蓝色封面,白色棉线装订,古朴清秀。翻开扉页,内里是绵软柔韧的雪白宣纸,每页呈现一方印,上方是朱泥印文,下方是乌亮的墨色印章拓片,貌美如斯。

李巍松说,印章的原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书法展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印屏,那些都是原拓,代表作者最真实、还原到最高程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原拓印谱在印刷技术未产生之前就已出现,作为印学的传承载体,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古代印谱是后人学习的摹本,自身须极强的技术和工艺,它本身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项收藏门类。西泠印社一直致力于印学的发展推广,常年出版印学相关的原拓印谱及印刷书籍。匡时拍卖公司去年还曾举办印谱专场,可见市场关注度。

诗书画印相得益彰

印章的诞生,最早是作为实用工具,即所谓“印信”。先秦、汉代流传下来的印常可见印文镌“××印信”字样,其时多为铜质、玉质,材质硬度高,作为印章料不那么好用。宋元以后,随着石材的开采,印章料丰富了,制印手工就可以进行,在技术表现、风格展示上,有了极大的施展空间,并慢慢形成篆刻这一学科。尤以其艺术性的提升,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印章是中国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只有中国画,能够将诗、书、画、印有机地、协调地放在一个画面,成为审美元素叠加而层次极为丰富的艺术品。

“中国画首先要立意,诗词就是立意的一个前提,一个载体,一个能感动我们的文学意念;进而去诠释延展它,就有了画,画是诠释诗;再用书法表达一些东西放在画面里;最后钤上印章,一是作为个人标识标记,是作品信息的完整性,一是很多闲章是画面的进一步诠释、增色,是艺术的完整性。”

进一步诠释:“诗是文之余,文人士大夫最推崇的是写文章,所谓经世文章;此外有情感要抒发,诗以言志;仍不足以直观表达,又有了画,画是诗之余——这是文人意念的一个迭进。”

这些层层迭进深入、能将文人想像和意念完整表达的手段全部放在一个画面里,便是中国画。“最高级的画都是文人在做,即文人画。”画工的画作,书法、印章是不讲究的,到了文人手中,这一艺术形式得以丰满、完整,产生了诗书画印同在一个作品的有机结合,意思、风格都要搭。书法与画风相配,印章也要与整个画面协调起来,分开又是四个单独门类,“这是中国画作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的唯一性”。

妙语入印画龙点睛

此前只知李巍松专事中国画工笔花鸟,未料想印章收藏如此之丰。而在画家眼中,这原本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我的收藏是要为我的画服务的,都是我的画作用得上的印章”。

画与印的搭配,一要讲风格,一要看意思。风格是艺术气息与面貌的视觉协调,意思是内容的互补与提升,甚至点睛。

印章依印文字体分为两类,一为工稳,一为写意。李巍松专事工笔花鸟,因而专收工稳类印章。“工稳类以小篆、鸟虫篆入印较多,写意则大篆、石鼓文入印较多。”

随即一趟一趟翻箱倒柜兼入内间取出大大小小的奁匣及棉麻布包裹,小心地打开,一件件取出,上手摩挲,件件精美,原石也叫人爱不释手。荔枝冻、芙蓉石、青田石、寿山石、老挝石……单从材质考究,已是美不胜收。

这二百余枚,一枚一枚地搜罗来,除了散去家财,还须机缘得遇,要慢慢碰,兼且拜访全国各地的名家,上门求印。“现下收的,全部是西泠印社社员的。”河南本土虽也有几位制印大家,惜乎风格不搭,并未收入。

李巍松一个坚定的观点是,画家必得是印章藏家,而且“要有很多印章”。配合不同的题材,印文要搭得上作品的意思,“这正是闲章的意义所在”。

除了收集现成的印章,中意的好句子就拿来入印,镌在那些收藏的各色美丽石头上——“月色书声”,一弯新月半笼,书声清朗;“吉光片羽”,许是就作了一幅花鸟的押角;“鞠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恰有一幅画作题名就是“花香满衣”,绝妙如天作……

“闲章有三个功效——增色、达意、补空。”有大量印章储存的画家李巍松,因了这些富足的印章收藏,常以一枚闲章点睛,成为画作的完美收尾、得意之笔。

热门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