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清代进士,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留有诗集《随园诗话》,在这本诗集里,他写到过“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做学问、写文章的智慧,是宿世积累下来的,此生才开始努力,已经晚了。袁枚是在读到黄庭坚的事迹后,有感而发说了“书到今生读已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黄庭坚的前世是一名女子,洁身自好,好读书作文章,此生转成男身,所作文章中竟有与前生之文章一字不差的。我们所知道的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但却不知道他前生是位精进修行而又爱好读书的女子。据网络作者说,这个事迹在江西省《永修县志》里有记载,而黄庭坚正是永修人。那么这段事迹详细内容是怎么一回事呢?
黄庭坚,在芜湖时,一日,打盹间,梦见自己出了衙门,来到一位老妪家中,老妪唤他吃了碗面,他很喜欢。醒来后,他没有把这梦境太当回事。第二日,他又梦到与昨日相同的情景醒来后,还回味着面香。
后来,他偶然间经过一处,觉得那处仿佛是他梦中所走过的路。于是,他顺着依稀熟悉的路,来到一户人家,进门,看到一位老婆婆在祭奠她的女儿,而香案上摆着一碗面。老婆婆说,她的女儿已经去世25年了,生前喜欢吃她煮的面,所以,每年的祭日,她都会煮面唤女儿回来吃。黄庭坚一听,大惊,自己今年正好二十六岁。老婆婆还说,自己的女儿学佛、持戒,发愿来世做男儿,好读书作文章,不愿婚配。老婆婆领黄庭坚进了女儿的书房,只见有一柜上锁,婆婆说,不知女儿将钥匙放于何处。黄庭坚却觉得自己知道钥匙在哪里,于是凭感觉找到了钥匙,打开柜子。柜子里都是女子所作文章,黄读了一篇,发现正是自己作过的文章,再读几篇,竟然都是自己作过的文章,一字不差!黄庭坚顿时醒悟过来,原来这里是自己前世的家,而眼前的老人正是自己前世的母亲。他赶紧磕头,认亲,并将前世母亲接回家中奉养。
后来,黄庭坚在州衙后院造亭一座,留这样一首诗,“似僧有发,似俗无尘。参梦中梦,悟身外身。”
袁枚在得知黄庭坚的事迹后,才有“书到今生读已迟”的感叹。文学家们发出的感叹是“书到今生读已迟”,作为女性,所感叹的就不只止是读书、做学问需要宿慧,而是,何以落入女身?恐也是宿世不高洁自好所致!同时,既得女身,不能妄自菲薄,再熏女欲,而应立男儿志,以期日后作大丈夫,乃至究竟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