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发布二季度针对城镇储户、银行家和企业家的三份调查问卷报告,三份报告分别从收入、宏观经济热度、贷款总体需求、行业景气指数等方面反映不同群体对当下经济的感受。调查显示,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方面,二季度有近半数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有82.6%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74.9%的企业家认为二季度宏观经济“正常”。
有近半数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
2021年第二季度,央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在收入方面,本季收入感受指数为51.2%,比上季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14.9%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比上季下降1.5个百分点,72.5%的居民认为收入“基本不变”,比上季上升2.1个百分点,12.5%的居民认为收入“减少”,比上季下降0.5个百分点。收入信心指数为51.0%,与上季基本持平。
而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方面,有近半数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据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5.1%,比上季上升2.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9.4%,比上季上升0.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5.5%,比上季下降3.1个百分点。
而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8.5%、26.3%和16.5%。被问及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居民选择比例最高的是教育,占到28.7%,其次分别为医疗保健、旅游、购房、大额商品、社交文化和娱乐、保险。
植信投资研究院副院长刘涛表示,去年上半年的疫情“吃掉”了部分居民的积蓄,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主和失业人群的积蓄,因此今年需要重建储蓄,另外今年以来股市、基金热度有所降温,加上住房信贷偏紧,部分居民选择持币观望和被动储蓄。
虽然不少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但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接下来的消费指数将提高。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经济整体保持恢复向好趋势,以及疫苗接种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消费复苏创造条件。上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促消费、稳物价政策的效果将持续显现,有利于消费扩大。因此,下半年消费有望保持弱复苏态势。
82.6%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
根据央行对全国银行家展开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的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45.9%,比上季上升3.5个百分点。其中,有79.3%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正常”,比上季增加7.8个百分点;有14.5%的银行家认为“偏冷”,比上季减少7.4个百分点。对下季度,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为48.4%,高于本季2.5个百分点。
而银行业景气指数为69.6%,比上季降低2.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银行盈利指数为63.8%,比上季降低2.4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7 个百分点。
在贷款总体需求方面,指数为70.5%,比上季降低6.9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降低5.2 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48.1%,比上季降低5.0 个百分点。
此外,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为52.9%,比上季提高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降低21.7个百分点。其中,有11.6%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宽松”,比上季减少2.5个百分点;82.6%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比上季增加8.8个百分点。对下季,货币政策感受预期指数为51.5%,低于本季1.4个百分点。
虽然景气指数略降低,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二季度宏观经济总体复苏态势明显,这将有助于夯实银行业经营基础,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将改善。
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经济回暖有助于改善资产质量,拨备计提和核销力度较上年更趋于正常化状态,对盈利增速形成正向贡献。但银行经营等方面的将呈现出“强者恒强”的特征。
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对企业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42.1%,比上季提高3.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2.8个百分点。其中,20.5%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冷”,74.9%认为“正常”,4.6%认为“偏热”。
关于下半年的经济展望,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的增长势头减弱,增速放缓。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但随着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位回落,预计二季度GDP增长7.9%左右。下半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影响中国经济的最大变数。消费、投资增长延续改善趋势,内需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提高,但内需改善或难以抵补外需增速放缓压力。宏观政策预计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货币政策预计将继续坚持“以我为主”。(赵智妍)